原标题:建立网络舆情基层应对机制
网络舆情的应对和管控效果关乎社会稳定、人心向背,也是对基层党和政府的考验。
基层在网络舆情应对中存在不足,表现在:依法行政能力与法制建设不能同频共振,普遍滞后于法制建设的步伐;思想认识不到位,应对舆情时遮掩盖思想犹存;缺乏系统科学的网络机构监管机制和技术;缺乏专业人才,难以发现问题、把握分寸、有效应对。部分发达国家在网络舆情管控中具有丰富经验,如美国是事前加强对舆情信息的监测采集,英国是加强媒体自律和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德国是法制、技术、行政手段相结合,加拿大是有完备的网络事件应急系统。基层建立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的建议: 强化依法行政能力。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时代背景中,网络舆情的应对也要更多地借助法律强有力的支撑,发挥对全社会网络行为的规范管理和引领示范作用;更多地开发运用网络技术,发挥对网络的整体覆盖和把关作用。这就要求基层的依法行政能力要与法制化建设同步,同时持续提升网络技术监管和服务水平。加强监管,把好登记注册“入口”和网络信息“出口”,建立网络机构诚信制度。研究试用互联网管理软件和系统,加强内容筛选。
强化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统筹协调抓总机制。因网络舆情突发、常发、涉及部门多、影响范围广,易被操控、误导,民众需要更加透明、公开、及时的政务发声等因素,建立网络舆情应对的统筹协调抓总机制尤为必要。为此,要建立区域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和网络舆情应对常态机制,并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工作机制的作用,强化监测预警、会商研判、通报反馈和应对处置的闭环系统。同时,还要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和自律。
形成专门的网络舆情应对专案和专人。网络舆情的发展和应对都有规律可循,遵照科学合理的程序,才能有效管控处置各类网络舆情。所以,必须编制舆情应对系列预案、专案,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必须保障定岗定人,要相对明确、相对固定、相对专业、相对独立。
培养舆情应对专业人才。基层不仅要有管网治网的人才,同样必须要有舆情火势蔓延时的救火队员——新闻舆论引导人员。
建立网络舆情监测研判、应对知识库。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舆情监测及报告平台。网上舆情一般都是由线下事件发酵形成,控制网络舆情的根源还在于线下事件的提前发现和妥善处置。同时,探索建立网络舆情应对的“案例馆”,便于相关人员借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