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更新的微信小程序,获得各大平台大力扶持,年轻人青睐的短视频,人工智能+新媒体崭露头角、紧抓大家眼球,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新媒体矩阵聚焦十九大……过去的2017年是中国互联网行业深入发展的一年,也是新媒体保持稳健快速发展的一年。
新年伊始,我们邀请了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沈阳教授座客中国科技网,结合大数据、网络舆情对过去一年互联网及新媒体的发展变化进行总结,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一个预判。
个性鲜明的2017
2017是波澜壮阔的的一年。在新媒体和网络舆论当中出现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畅想:十九大对2035年、2050年的中国做了一些规划,这是一个大跨度的、对未来中国人生活的一个构想;人工智能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BBC发布了一篇“什么职业最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概率表,引发了大家一系列思考,对人工智能的讨论充分体现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渴望、焦虑和想象。
中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使得国民的网络心态越来越自信。复旦大学的一个研究表明,所有年龄层中90后当中拥护主旋律价值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比例是最高的。90后成长起来的时候,看见的是中国经济实力排名全球第二,看见的是中国的超级工程高歌猛进,这些都是使国民自信心持续上升的原因。
不同的社会阶层,特别是草根阶层,在过去一年中非常积极地拥抱整个互联网。还有一个现象,在这一年,短视频的应用非常普遍和广泛,原来的知识阶层比较倾向于用文字表达,但今天普通的社会阶层,更倾向于利用短视频进行肢体展现的表达。
在2017年的新媒体中,还可以看到不同世代之间的互怼和自嘲。如出现了油腻的中年、佛系青年、保温杯这种比较集中反应中国人不同世代之间的形象定位和认知的词语,代际互怼已是文化现象。中国社会发展迅速,使得不同年龄人之间认知的差异性非常大,而互联网,在某种程度上正在缩小这种代际之间的差异。
此外,2017年的互联网平台还具备不同的“调性”。在不同的互联网平台中,大家对某一件事的看法存在差异性,不同人群使用的互联网平台也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性:“快手”是一个小镇青年的乐园,“抖音”是美颜场景小段落的集成,“豆瓣”是一个小志青年的集散地,微信作为全民交流的基础网络设施,每天产生的信息流是非常惊人的……今天的互联网已经实现了社会人员的基本覆盖。
媒体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
媒体本身就依赖于各类技术平台,即使不在新媒体这个阶段,广播、电视、报纸的基础设施仍然是技术演化的结果。媒体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心支撑点就是技术,技术使得媒体持续不断的实现平台的迭代,这种平台的迭代将越来越多的人实时的跟互联网平台进行连接。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微信公号受众都在亿这个量级。所以技术平台发展的终极趋势是让平台连接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以更快的方式、更美的方式、更强的连接来跟互联网平台进行整合。
另外,媒体内容的表达是一门艺术,这种艺术就在于对人心的洞察,对民意的把握,对时代的矛盾予以准确描述并能够提供解决方案。如果谁能抚慰众生的焦虑,谁就能获得受众;谁能激发起众生的共情,谁就能获得受众。媒体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对社会风险的预测和预判,这也是一门非常精妙的艺术。
未来可期 媒体+AI
2017年人工智能非常火爆:投资非常热门、技术进步明显、应用推进快速。现在很多高铁站都已经使用了人脸识别系统,还有人体识别、车辆识别、文字的识别,乃至于动物识别。在媒体发展进程中,人工智能应用推进快速,2017年新华社公布媒体大脑,希望能够把传感器的数据包括视频数据、各类摄像的数据和网络中的数据都整合进来,这也是媒体未来发展的方向。
人工智能如何和媒体结合?在确定选题方面,有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进行计算,看看哪些选题是公众比较关心的,跟公众利益具有更高关联度的选题就是优先报道的。在内容生产方面,有非常多的机器新闻写作工具都在持续升级,腾讯、新华社都有各自的机器新闻生产工具。未来有很大一部分内容的生产被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所取代。在内容传播方面,越来越需要一体化、能够把更多渠道整合在一起的分发平台,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能帮助构建个性化推送渠道。同时,网络传播之后的评估,未来也将由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