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种环境污染事件频频曝出,如甘肃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问题,引发公众热议,给环保部门的舆情应对带来巨大的压力。
一、环保舆情频发原因
一是经济快速发展,环保意识、能力不相匹配。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加大,污染排放量高速增加,传统工业经济向中西部转移,行业准入不严。环保工作职责边缘不清不细,容易混淆引起推诿扯皮。环保队伍没有变化升级,人力财力物力成为工作瓶颈,工作缺乏力度硬度。二是公众环保意识提高,国内外形势逼人。公众对环境舆情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不断增强。三是官方应对不当,激化负面舆情。事前疏于舆情监管,事后迟于舆论引导,政府部门公信力降低。四是信访乱象渐起。个别群众、记者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喜欢越级上访,喜欢断章取义,造成信访、舆情秩序混乱。
二、如何提升环保舆情处理能力
一要厘清职责,加强监管。有上级文件规定的职责,以上级文件规定为准;上级规定如不清楚应以本级认定职责为准。加强环境监管力度,加强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的学习进步,加强环境风险隐患的排查消除,把事后的积极应对变为事前的积极预防。在面对环境问题时,以最快的速度阻止污染问题的继续恶化;并积极加强与当事方、受害者和网民的沟通,对已经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公开道歉,化解流言,赢得群众的理解和尊重,从根本上降低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二是尽快发布权威信息,挤压谣言舆论的生长空间。舆情发生的初期,除了督促实体部门尽快查清事件原委外,更要打击谣言、积挤压其舆论空间,以确保后续真实信息能够顺利地占据舆论主流。三是建立健全应对工作制度。建立环保舆论危机处理预案制度,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在日常工作中密切掌控重要的舆情动态,做好环保舆情监测。四是积极应用新媒体,敢于、善于发声。积极应对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规范信息披露及新闻发布制度,放大正面声音,稀释、中和、平衡负面舆论。加强网络舆情和企业危机公关知识培训,坦诚面对媒体评论,不回避、不隐瞒、不消极应对,积极引导媒体和公众重大关切以及媒体关注事态发展的正面效应。
作者:唐睿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