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榜之二:
山东聊城辱母杀人案
事件概览
2017年3月23日,《南方周末》刊发《刺死辱母者》一文,报道了山东聊城男子于欢持刀捅死侮辱母亲的催债人员,被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无期徒刑一案,该文被个别商业媒体修改标题后迅速在网络引爆。其中,催债人员的侮辱行为、涉黑组织背景以及处警民警未能有效制止讨债者打人等细节成为舆论热议话题,于欢是否为正当防卫引发全民讨论。
3月26日至27日,最高检、山东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以及案发地聊城市政府相继回应此事,舆情逐步趋缓。
5月26日,山东公安、检察部门披露相关案件进展,称涉案黑社会犯罪团伙已被打掉,多名涉案民警遭行政处分,于欢母亲苏银霞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调查。
5月27日,于欢案二审开庭审理,“@山东高法”进行了图文直播;28日,最高检、最高法进行释法答疑。6月23日,山东省高院公开宣判,认定于欢防卫过当,以故意伤害罪改判其有期徒刑5年。
应对评点
在于欢案中,于欢是否属于正当防卫、处警民警有无过错、高利贷涉黑团伙是否属实等均是舆论关注的焦点,质疑声音直指当地政法机关。面对危机,最高检、山东政法机关并未闪躲,先是通过相继发声的方式将舆情引导至可控状态,随后涉事政法机关对案件细节做足功课,并提前对舆论态势进行研判。
其中,在二审前一天,案件关联信息被密集发布,让舆论看到政法机关严格办案的决心。随后在二审的图文直播中,案件细节和各方陈述被最大程度地还原,公众的诸多疑问也随着庭审信息的充分释放而得到解答。二审结束后,案件舆论引导工作也未停止,除了最高检、最高法主动进行释法答疑外,主流媒体的评论、解读类文章也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可以看到,舆论场能在于欢案二审后重新凝聚共识,正是得益于涉事政法机关对网络意见的仔细梳理和对舆论的超强引导力。
经验 · 教训
梳理2017年政法舆情可以发现,于欢案这类引发高热舆情的争议案件中,案情本身并不复杂,但潜伏在案件之下的诸如高利贷、涉黑组织等社会问题往往能触及舆论痛点,进而引爆舆论场,给涉事政法机关带来巨大的舆论压力。面对这种压力,官方的舆论引导对扭转舆情走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方面,于欢案中涉事政法机关采用“议程设置+庭审直播+释法说理”的三合一引导模式显示了巨大威力,对政法机关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在舆情爆发后先通过议程设置将舆论的注意力集中,再透过庭审直播这种公开透明的方式将案件细节和调查结论密集释放来还原真相,最后通过事后的释法说理凝聚舆论共识。可以说,这样一堂全民参与的“普法公开课”除了起到增强公众法治信心的作用外,还有力地修复了涉事政法机关因实体审判带来的形象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