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出近些年来,中国互联网影视业中运行最成功的形象或品牌,差不多是一件没有什么争议的事情:以王尼玛为标志形象的《暴走漫画》;而在这其中,又以《暴走大事件》为首的脱口秀最为成功。
它最初就在简陋的布景、舞台等硬件条件下,以表达方式的犀利获得了超出所有人意料的热度,不仅播出至今丝毫没有遭遇疲软、观众流失,越来越多的否定丝毫没有影响它收获的流量,甚至连“人设崩塌”的危机都毫发无损地平安度过。
虽然许多人已经指出过这个节目的荒谬、反常识,但不同于各大卫视播出的低劣综艺,惯常的商业运营公式、流程,是没法帮助我们搞清除这档节目持续火爆的原因的。尽管我不情愿承认,但一个个观众发自内心的支持,积少成多,正是这个节目生命力的来源。如果把这个结论应用于以“认真”为宗旨的《十三邀》这一“尽管不受欢迎,却仍尽可能传递深刻”的节目上,还显得实至名归,那么《暴走大事件》的内容究竟具有什么特点,才得以获得如此强大的生命力?
在“如何评价王尼玛?”这个知乎问题下,一位知乎网友使用的比喻我觉得非常棒:他就是一个“知乎高赞答案的收藏夹”。
把王尼玛和知乎联系起来,意味着什么?
1
前段时间,我爸突然在微信上分享给我一篇知乎上有关大学生如何更有效率学习的内容。我觉得文字有点眼熟,复制到知乎一搜作者,是一个赞同数、粉丝数都过100K的大V,以“丛林法则”作为唯一视角解读国际、社会、历史,将人文主义视作笑话,我因为希望Timeline中的各类话题下能尽可能少地出现他的内容,已经选择了“屏蔽该作者”并放入黑名单中。
我赶紧劝我爸少看知乎,因为除了自然科学领域的内容还较为科学以外,社会科学领域的高赞答案,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毫无科学依据的扯淡。
作为一个以知乎作为主要交流平台的人,我为什么会条件反射一般地告诉身边人“远离知乎”?为什么知乎这个最初以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的平台,会变成今天这样一个饱受调侃的标签?
这个责任,大概要知乎独特的内容推送规则来承担。在这里,没有“会员”,没有“上头条”,所谓“认证”的作用也只不过是对作者身份的一种证明,所有内容的被阅读量,完全取决于它得到用户赞同的数量。
这本身当然是一个几乎全都是优点的机制,让没有团队、不懂经营、只有分享知识与诚意的个体能平等地得到最大程度的倾听和认可,给了优秀的普通人十分难得的机会。但另一方面,因为能否得到大量的“赞同”,与回答内容是否真实、客观、有科学依据、符合常识又并没有直接关系,而完全在于它是否能带动共鸣,具备与大多数人相同的观点。无可避免的,它同时会成为一面镜子,完完整整地映出大多数人最真实的想法。
我们透过这面镜子所看到的东西很好总结,那位被我拉黑的的大V就是一个很好、很全面的代表。知乎上,两个最有攻击力的标签分别是“白左”和“政治正确”,如果要评出第三名,大概是“圣母X”。细看被贴上这两个标签所批评的内容,却和它们的本意相距甚远——“政治正确”本是欧美一小部分人用来指责某些对于弱势群体过度照顾的言论和行为,且这部分人本身也时刻面对着制造仇恨与对立的质疑——在知乎上,却包括了太多世界上大多数人都视为常识的人类文明结晶。
不幸的是,在每一个细微的维度上,偏向人文主义与野蛮的两端,对于一个第一次接触到这一维度的人来说,后者往往是更容易被人接受和信服的,因为它简单、直接、初级,甚至“野蛮”本身也能够带来一种快感;纵观历史,整个人类往往也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智慧的增进,和少数先驱的启迪才逐渐发现前者的价值与可贵。
人文教育的作用,就是帮助年轻人在一生学习能力最强的阶段,越过数千年的人类历史,直接理解这些精神的含义,以及为什么在这种看上去有些感性,不符合最直接的逻辑的精神下,人类社会的每个个体却能更好地、更有尊严地生活。但当大部分地区的教育,依然完全以一场考试的结果作为教育的一切初衷时,真正的人文教育对这一目标的实现毫无意义,自然也不会有太多一心只有更漂亮成绩单的教育者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因此,你会看到,在讨论“死刑的存废”话题下,许多人不顾“对一个生命的‘合法’剥夺实质上与谋杀的内核无异”的哲学思索,不顾死刑的不可逆性造成的悲剧,不顾有比死刑更加“文明”却更有惩戒效果的做法,也不顾“犯罪率与刑罚严峻程度的相关性”这一可以根据严密的数学推演得出的客观结论,甚至不同意文明社会进化的终极趋势必然是死刑废除这一几乎可以说是事实的结论,固执的认为“杀人偿命”这一出自元剧的俗语作为真理,拒绝任何更高级的思考;
你会看到,凡是和宗教相关的话题下,许多人无视它为包括科学在内的人类文明史所献上的瑰宝,推动了包括美国宗族平等在内的诸多进步,坚定地把它视作是愚昧与懦弱的标志,以至于在21世纪还以此作为信仰的人,一定是拥有不够健全的人格或智力;
你会看到,当说起谷歌“Don't be evil”的企业宗旨、扎克伯格捐出股份的新闻、巴菲特“希望向自己所属的富人阶层征税”的提议、北京苹果门店雇佣盲人店员、甚至法国总统马克龙的爱情故事时,“阴谋论”总能够成为许多人条件反射一般的视角;在他们心中,自己所不能理解的精神追求、无私奉献,一定是不会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所有“表面上冠冕堂皇”的行为,一定少不了借机为自己谋取私利的环节;
你会看到,在看待支持素食、动物保护、环保、女权等不满足于现状、希望带来进步的群体时,以一切涉及弱者的话题下——从残疾人、儿童,到非裔美国人、女性、同性恋者——都少不了“就你事多”类的指责与嘲讽;他们以“理性思考”为理由,却用漏洞百出的思考方式证明无论表面在倡导什么,“丛林法则”和“弱肉强食”永远是古今中外每个社会的真正运行方式,任何对此否定与改变的尝试,不仅仅是可笑的痴人说梦,更是对人类整体进化的阻挠;
等等等等。
而社交网络趋向于让观点相同的人“聚在一起”的特性,更是无意中为其做了催化剂。因为当这种特性没有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时,野蛮与人类文明进化方向相反还会给大部分人留下一些常识性的印象,而真优于假、“向往知识”优于“无知却自豪”也是几乎公认的道德标准,这他们因为本能的羞耻心而时不时怀疑自己观点中最极端部分的合理性,抑制不顾事实地颠倒黑白、混淆真假的冲动;而通过“群聚性”,他们惊讶地发现怀有相同想法的人远多于自己的预期,人多势众,道德原则驱动的羞耻心也就失去了对自己行为的威慑力。
这种现象,对于偏娱乐化的微博其实早就出现,比如“你行你上”式的脑残粉观点都会成片出现在任何一个明星的粉丝社区下,只不过娱乐毕竟是一个较为温和的话题,而在以时事、社会等严肃话题为主的知乎,这种特性就显得刺眼得多。
对于知乎来说,将这种情况归咎于一个中立的推送规则,有些冤枉;但作为一个带有主观能动性的创作者,王尼玛将这一切视为自己的一种商机,就可以说是难辞其咎了。
2
虽然节目的播出频率是每周一期,但它的主题、乃至整个暴走漫画的主题都并不复杂:
你觉得好好说话很累,那就来发表情包吧;
你觉得认真思考很累,那我就全程在你脑子里塞满“屎尿屁”吧;
你觉得思考人生意义很累,那我就告诉你这样做的人都是矫情就好;
你觉得接受自己不了解的文化很难,那我告诉你他们是“棒子”“阿三”,和我一起笑就好;
最后,你可能潜意识里觉得,承认自己是这样一档节目的观众有些丢脸?没关系,我也会时常假装严肃,说几句“正确的废话”,你截了图拿去发朋友圈,等着被夸“三观正”吧。
而当这种思维方式被潜移默化地植入越来越多的人的大脑中后,带来的后果就是思想的集体退化。
举个例子。
在刚刚过去的2017中,为数不多的、能吸引我兴趣的网络热点之一,就是许知远在自己的节目《十三邀》中的对谈。作为知识分子的许知远,不能理解为什么同样具备丰厚学识的马东能够心安理得地投身娱乐,主持一场几乎不进行任何有营养思考的节目。马东将所有人分成两组,一组是有思考欲、探索欲的5%,余下95%,则“只是活着”,并认为属于前5%的许知远去关心自己的群体就够了,既然95%没有探索欲,那就用娱乐满足他们吧。
讽刺的是,由于《奇葩说》为马东带来的人气,这一期节目所受到的关注程度远超往期《十三邀》。大量马东口中的“95%”愤怒起来。但这愤怒居然不是针对亲口承认“把自己当傻子骗”的马东,却大量集中在了提出这一话题的许知远身上,认为这场自说自话的访谈失败、矫揉造作,认为许知远在“寻找优越感”,并用营销号惯常diss直男癌的手段,去分析他所有访谈中超出自己理解能力的部分。
我不知道,这荒诞的一幕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这些人压根没有看访谈内容、看到自己的偶像被批评就人云亦云地骂骂咧咧,亦或是两人使用的语言并不十分通俗而造成了理解障碍,还是因为这些人认为,一个人的头脑、思维理应浅薄,投喂符合自身口味、经过反复咀嚼而营养全无的垃圾,才是文化产品提供者“职业道德”——这是最可怕的一种可能。
无论是人云亦云的颠倒是非、对几乎全部非快餐内容的阅读障碍,还是思维上限的自我封锁、自我矮化,当越来越多的“王尼玛”背着一卷卫生纸,站出来嬉笑怒骂并影响人们的思考习惯时,这些后果的蔓延,会比我们所想象的要快很多。
我自己时刻在警惕这种变化,但在最近追美剧《国务卿女士》时,看到主角们条件反射一般将世界每个角落受苦的人置于美国利益、个人恩怨之上,我居然偶尔也会冒出一点点“这是不是太幼稚/太虚伪了”或者“这个世界上是否真的存在这样的人呢”这种我所一直鄙视的想法;在知乎问题“为什么有的人年纪轻轻却思想深度远高于常人”提问下,几个高票答案会或委婉或直接地告诉你,这种通过知识、阅读和思考所带来的深度是中二和幼稚。
3
当暴走漫画与自称“王尼玛扮演者”的员工发生纠纷后,许多人预言这将给这一品牌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打击,因为在“王尼玛”的人设营造中,一个具体的真人设定是这个角色个性化地嬉笑怒骂以及靠一顶头套保持神秘感的重要工具;况且假设这名员工最初所说为真,那么扮演如此重要角色的员工都不能得到公正对待的背后,更多普通员工所受到的对待方式也能让人们为之愤慨。
他们忘记的是,一个能区分并在意“真实人设”与“虚拟IP”的人、一个在乎千里之外的素不相识者是否受到公正对待的人,又有多大的概率会成为《暴走大事件》的粉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