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腾讯科技讯12月30日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的产品种类并不多,掰开手指基本上能数的过来。
但苹果的规模和实力也是全球数一数二。作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苹果自己发行公司的债券、拥有顶级的零售商店、修建了巨大的新总部、甚至还有140英亩的超大数据中心。
除了这些表象之外,在产品的背后,苹果还有一个巨大的供应链产业。根据FactSet的数据显示,苹果的产品内部结构很复杂,需要大量的供应商提供支持,至少有36家上市公司的生死都与苹果息息相关。
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谷歌、微软和亚马逊等对手。这家美国科技巨头在整个供应链行业,已经拥有了堪称统治级的地位。
与苹果合作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对产品的高度保密性。苹果不仅限制供应商的级别,而且就算是合作伙伴,甚至也不知道苹果未来的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电脑和其它产品的计划。因此就算苹果与竞争对手合作、使用竞争对手的技术,但竞争对手同样不知道苹果的计划。
苹果在硬件上的高要求、高度定制性由来已久,这让很多供应商别无选择,只能专心为苹果生产产品。

苹果供应商收益贡献占比
依靠与苹果合作占据45%营收的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就是最有代表性的公司。在苹果宣布停止使用该公司的图形处理器之后,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的股价在一天之内暴跌71%。几个月之后,落得一个被别人收购的结局。苹果一直都在开发自己的技术,希望能够取代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的芯片。苹果在研发工作中希望能够制造一种革命性的产品,甚至是造车。实际上苹果还在开发各种处理器和传感器,甚至还挖来了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的关键员工。
作为运动传感器厂商,InvenSense针对苹果的销售额占总比例的40%。2016年InvenSense首席财务官曾表示苹果会与一家供应商中止合作,但没想到就是InvenSense自己。停止合作之后,几个月之内InvenSense销售就处于崩溃状态,最后InvenSense将自己卖个了一家日本电子公司。
大名鼎鼎的Japan Display,销售额有54%都来自于苹果,现在同样遭到了投资者的质疑,担忧未来会被排除在苹果供应商的名单之外。而Dialog Semiconductor甚至有74%的营收比例来自于苹果,它的命运也完全交给了苹果。
在谈到硬件供应商的时候,前苹果工程师Bruce Tognazzini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苹果有经过深思熟虑的策略,将足够多的零部件供应商有序安排,这样无论销量是多少,都不会出现供应问题。当然,如果苹果有比较明确的销售目标,那么就会削减订单量。这样不仅能确保苹果始终有足够的零部件供应,同时还能提高生产能力,让供应商无法同时向其他竞争对手供应产品。这对苹果来说,是一石二鸟的胜利。”
不仅仅是中小公司,芯片巨头高通有10%的营收也来自于苹果。虽然二者合作多年,但是目前两家公司正处于一场围绕专利和支付的法律纠纷中。
高通对苹果的担心不无道理。根据Counterpoint Reasearch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苹果现在已经成为了仅次于高通的第二大移动芯片厂商。
软件行业
硬件公司并不是唯一一个与苹果息息相关的行业,很多移动游戏开发商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渠道,都将自己交给了苹果和谷歌。
除了像超级马里奥和Swift Playgrounds这样的合作之外,苹果并没有与太多的游戏进行官方合作,而是通过第三方开发者来帮助自己构建生态系统。

软件开发商依靠苹果也赚了很多钱。根据Sensor Tower的数据显示,仅在圣诞节当天,消费者在移动App上就花了1.58亿美元。不过也有很多游戏受到了冲击,比如FarmVille、Pokemon Go和Flappy Bird等。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GungHo Online公司,有54%的收入都来自于苹果。
2008年,日本科技大亨孙正义与苹果合作,将iPhone带到了日本。此前他曾与苹果有过合作,让软银与苹果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而孙正义的弟弟孙泰藏,正是GungHo Online公司的创始人(在2016年获得了软银大量投资)。
孙正义兄弟二人与苹果最早的合作经历,可以追溯到日本雅虎成立的时候,当时二人就成为了亿万富翁。
早在2002年,GungHo公司就进军了游戏行业,但10年后在iOS平台上通过智龙迷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游戏之一。
但这种势头并未持续,最近几年GungHo的销售额和利润增速都有所放缓。2014年软银曾表示希望能够成为移动游戏领域的第一名,但去年软银放弃了这一战略。
“这和经营酒吧有点相似,”这家日本游戏开发商在2015年对彭博社表示。“必须一致努力让更多的顾客光顾,而且要让他们开心,否则就没有生意。”(编译/音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