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总体趋势持续稳定向好
2017-12-18 17:09:00     [查看原文]

12月18日,江南大学、中国食品安全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联合召开“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研究成果座谈会”,并发布《2016年中国食品安全状况研究报告》《2016年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研究报告》《2016年中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研究报告》《2016年主流网络舆情报道的食品安全事件大数据研究报告》《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报告》等系列研究成果。

《2016年中国食品安全状况研究报告》指出,2016年,我国主要食用农产品、食品的生产与市场供应基本满足国内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2016年,全国农产品质量总体抽检合格率为97.5%,比2015年上升0.4个百分点。现阶段,我国食用农产品安全出现的主要风险是长期以来粗放型的农业生产与工业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引发的多种矛盾产生的长期累积,其质量安全风险因素主要是土壤污染和农药等化学投入品过量施用。而食品安全的主要风险在于: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污染、质量指标不符合标准、重金属等污染、农药兽药残留不符合标准、生物毒素污染等因素。

《2016年主流网络舆情报道的食品安全事件大数据研究报告》指出,2016年国内主流网络舆情报道的全国共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数量达18614起,相比2015年的26231起,呈下降态势。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最多的五大类食品种类分别为酒类、肉与肉制品、蔬菜与蔬菜制品、水产与水产制品、水果与水果制品。由于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生产或经营假冒伪劣产品、使用过期原料或出售过期产品等人为特征因素造成的食品安全事件,占事件总数的66.18%。

《2016年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研究报告》指出,大部分受访民众认为食品安全状况有了新的改善且比较有信心,参与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的意愿较高,但民众识别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真实性的能力不强,而且更为关注舆情中的负面信息。由于公众食品安全知识相对匮乏,在面对网络谣言时难以甄别真伪,对食品安全事件作出非理性的判断,引发食品安全恐慌。因此,必须深入探讨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演变规律与监管引导策略,以促进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健康有序发展。

《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报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央对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作出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健康中国”与“食品安全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社会共治已在法律上确立为食品安全风险的基本原则,政府监管“一条腿走路”的模式正逐步改变,食品安全风险社会共治格局正在形成,但现阶段社会组织与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路径与作用发挥校对有限,必须通过深化改革逐步推进。(光明融媒记者纪博)

本栏目中的所有页面均系自动生成,自动分类排列,采用联索网络信息采集、网页信息提取、语义计算等智能搜索技术。内容源于公开的媒体报道,包括但不限于新闻网站、电子报刊、行业门户、客户网站等。使用本栏目前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