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评论是对现实生活中尤其是网络空间内各种现象的评说,以其思想性、指导性和说理性取胜,是网络媒体最有力的思想表达,也是网络舆论引导最直接的战斗武器。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的时代背景、社会舆论环境、网民规模扩充等,都为网络评论的兴起、发展、壮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然而,众声喧哗之下的网络评论却多是有气无骨的“气短文”、多是东拉西扯的“附和话”、多是似是而非的“四不像”,失去了网络评论的本色本真、思想魅力、舆论力量,甚至弄巧成拙。
网络评论不是简单的跟帖、回帖,灌水、拍砖,不是网上段子手的“帽子戏法”,也不是“网络怨妇”满腹牢骚的书面表达,更不是专业性强的学术文章。网络评论与网络杂文、网络散文有着本质区别,网络评论的思维特征是概念、判断、推理,而不是联想和编撰,常以其较强的思想深度闪耀出理性光芒。网络评论必须要有正确的舆论导向,既准确体现党的主张又充分反映群众呼声,始终秉持以问题为导向的原则,瞄准问题、思考问题,剖析问题、解答问题,回应关切、消解质疑。2016年4月,在网上被炒的沸沸扬扬的“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事件发生后,相关方面发出一系列的网络评论文章,但大部分评论非但没有缓解舆情情绪,反倒加剧了舆论危机,被网友批评为“口气官方得只有人气没人性”“失去了处理事态的胸襟”等等。
网络评论不是隔空喊话,也不是骂骂咧咧,更不是左一句、右一句,东一榔头、西一锤头,不知所谓。那种靠复制粘贴、拼拼凑凑出的文章,既不能切中要害,更容易埋下祸根,成为网络炒作的“痛点”;那种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主观臆测,纵然洋洋洒洒字千言,也是毫无效力,易成为授人以柄的“险点”;那种脱离实际、变幻莫测的创新文法,不仅漏洞百出,而且极易陷入“自黑”旋涡;那种缺乏缜密思考、缺乏严密逻辑、缺少理性判断的网络声音,不仅疲软乏力,更会遭遇“失明”“失权”“失语”的尴尬,搅混扰乱网络舆论场。
前不久,一则涉军负面网络舆情被推到风口浪尖,随后出现了一些网络评论。但其中一些仅仅是罗列现象的“文件整理”,一些不过是酸不溜秋的“无病呻吟”,还有一些明显是愤世嫉俗的“大呼小叫”,都羞于称为“网络评论”。众说纷纭的帖子不仅没有扭转舆论导向,反而令网友眼花缭乱;思想混杂的评论不仅未能争取读者支持,反而令读者耳鸣目眩,让网络舆论危机“雪上加霜”。
评说不是戏说,评说不是抨击。网络评论既不能被百搭的“标题公式”所左右,沦为标题党勾人眼球蓄意炒作的载体,也不能成为某种网络势力包装宣传的工具。然而,网上却不乏以诸如“征伐体”“甄嬛体”“调侃体”等表达形式存在的自称为网络评论的粗制滥造的“蹩脚文章”。要知道,网络是个极度敏感的情感世界,任何缺乏理性的情感发泄和不当言论,都有可能成为“一句话致灾”的罪魁祸首。
网络需要冷静,思维更需要辩证;语言需要活性,评论更需要理性。只有经过冷静思考、反复推敲后的网络评论才最有力量,那种带着满腔愤懑的“怒汉耍横”只会令人厌倦。重视网络语言的运用和语言形式的鲜活生动,但却不能超越常理、违背常识、脱离常规,任何形式的东拉西扯、死搬硬套、牵强附会都会令读者味同嚼蜡、寡然无味。不仅达不到引领思想、引导舆论的效果,反而会沦为“话柄”,甚至会异化为诅咒谩骂的语言暴力。
网络评论以其特有风格和生动的语言形式,强调对网民思想和行为的引导功能,对读者的思想和行动所产生的影响不仅很大,而且长久。很多名震一时的网络评论文章,不仅振聋发聩,更能催人警醒,引领网络思想潮流,成为备受网民推崇的“思想雄文”“网络美文”。网络媒体表达方式的现代化、多样化、多元化发展趋势,让网络评论逐渐成为引导舆论的重要阵地。某种程度上,网络评论的撰写水平已经成为衡量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