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妇女儿童热点舆情观察与分析
2016-02-02 18:31:00  百度   [查看原文]

2015年,伴随着网络治理法治化、国家网络治理能力的提升,网络空间持续得到净化,网络舆论生态总体向好。网上舆论工作离不开对舆情规律的把握,通过年度妇女儿童舆情梳理,我们期待发掘并研究妇女儿童网络舆情的基本规律,为观察网络舆情、加强应对提供经验借鉴,为做好妇女儿童工作、完善网络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2015年,妇女儿童网络舆情呈现新气象,有关性别歧视、妇女权益受侵害的事件进入了主流舆论的议程之中,女性在互联网中影响力上升,有关性别议题的“广场式”喊话显著降温、理性对话增多,“受伤害儿童”“困境儿童”事件通过网络获得社会关注。同时,也应该看到,性别视角在网络舆情事件多元叠加因素中的影响仍然有限,女性在网络中“被消费”的问题依然突出,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获得的关注度仍然不足。

为此,需要对全年妇女儿童舆情进行深入解析。

性别议题通过网络呈现进入主流舆论议程,但性别视角的影响力仍然有限

妇女事业的新进展获得了网络舆论的积极关注,有关性别歧视、妇女权益受侵害的一些问题,也通过网络呈现进入主流舆论视野,但在网络舆情的多元叠加影响因素中,性别平等视角的影响力仍然有限。

“议程设置”意味着传播媒介作为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不仅是重要的信息源,也是重要的影响源。性别议题能否进入主流舆论的议程之中,对于公众能否意识到妇女问题、性别问题,对于性别平等观念的传播意义重大。2015年,妇女事业的新进展获得了网络舆论的积极关注,有关性别歧视、妇女权益受侵害的一些问题,也通过网络呈现进入主流舆论视野,但在网络舆情的多元叠加影响因素中,性别平等视角的影响力仍然有限。

——性别议题逐步纳入网络主流舆论议程之中

妇女事业的新进展为性别议题的舆论关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5年,是北京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20周年,也是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正式提出并实施20周年,中国政府与联合国妇女署共同举办全球妇女峰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的印发,《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白皮书的发布,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反家庭暴力法,刑法修正案(九)取消嫖宿幼女罪等等。妇女事业的新进展、妇女工作的新成绩,经过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和新媒体的互动传播,获得国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这一系列热点新闻事件,从国家机制上进一步展示了中国政府履行性别平等责任的决心和勇气,对于推进中国妇女事业发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促进性别平等具有重要意义,更为妇女儿童网络舆情获得主流舆论关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5年,多起妇女网络舆情事件进入主流舆论的议程之中。央视春节晚会被指歧视女性,被拐女郜艳敏成山村教师。4月份,北京市西城区婚姻登记处的一张涉嫌歧视女性的海报被传上网,引发了网络抗议。从事件初次曝光,到舆情发酵,网民打电话投诉,媒体介入进一步引爆舆情,最终西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撤掉争议海报,总计18个小时左右,堪称网络时代对性别歧视事件抗议成功的一个经典案例。

这些涉及性别歧视、妇女权益受侵害的事件进入了主流舆论的议程之中,可谓是2015年妇女儿童网络舆情事件的显著特征之一。相比较那种对妇女问题、性别歧视的“集体无意识”,甚至是延续传统性别观念的网络“围观”而言,更多妇女儿童网络舆情纳入主流舆论的议程之中,让涉嫌歧视的机构、个人,直面网络舆论的巨大压力,甚至“倒逼”其做出改变,教训堪称深刻。对参与反对歧视妇女舆情的生产、消费、传播的网民而言,这些舆情也是推动反对性别歧视、倡导性别平等的一次宣传倡导。

——性别视角在网络舆情事件关联叠加因素中的影响有限

性别歧视、妇女权益受侵害的网络舆情事件能够进入主流舆论的议程设置,性别歧视固然是显著原因之一,但是也应该看到,网络舆情事件通常都是多元关联因素的叠加,性别歧视并不是酿成网络舆情事件的唯一原因。这里所谓网络舆情的多元关联因素叠加,就是网络舆情的产生源于“类诉求”“类情绪”的叠加,即网络舆情事件发酵、发生后,网民和舆论以此作为表达某类诉求、发泄某类情绪的机会,甚至不同时段、不同地域的类似事件也会被建构成“事件群”,由此来诱发系列记忆,凝聚网络力量,进行抗争性表达。

以“央视春晚被指性别歧视”为例,在网友整理的清单中,相关节目歧视的对象除了女性,还有矮个子、单身者、南方人、家政工、全职妈妈、老年群体等。节目覆盖面的广泛性以及涉嫌对众多群体的歧视,构成舆情事件发生的强大的群众基础,很多网民都能够结合自己的经历、认识和感受来吐槽。“央视春晚涉嫌歧视女性”网络舆情事件获得热议,固然有性别歧视方面的因素,但是实际上存在着多元诉求、多种情绪联想叠加的复杂原因。特别是相对于网络上弥漫的抗争性话语、情绪而言,性别平等视角的穿透力依然显得薄弱。因此,虽然网络舆论的批评、质疑的声音足够强大,但是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针对网民的调查中,为央视鸣不平的媒体和网民也并不在少数。总的来看,反对性别歧视、倡导性别平等还未能成为主流舆论议程中最固定的、最核心的因素,依然需要持续、深入地建构性别平等的共识。

本栏目中的所有页面均系自动生成,自动分类排列,采用联索网络信息采集、网页信息提取、语义计算等智能搜索技术。内容源于公开的媒体报道,包括但不限于新闻网站、电子报刊、行业门户、客户网站等。使用本栏目前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