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江苏省互联网金融舆情应对论坛举办
2016-01-29 17:11:00  百度   [查看原文]

2016江苏省互联网金融舆情应对论坛举办

声誉风险已上升为p2p生存第二大风险

南报网讯(记者 查金忠) 为更好把握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规律,科学的运用互联网对信息进行疏导和正向传播,今天(1月29日)下午,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南京金融发展促进会、和讯财经传播研究所在南京联合举办江苏省互联网金融舆情应对专项论坛,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南京金融发展促进会组织协会会员单位参加论坛,本次活动邀请到高校知名学者及国内舆情专家进行主题演讲,共同探讨如何加强舆情管理,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发展。

南京金融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金明从三个方面分析网络金融舆情,第一,网络金融舆情的特点,分别是自由性、交互性、多元性、偏差性、突发性,必须高度重视金融舆情,加强金融舆情管理。第二,有效增强金融舆情监测分析系统的优化选择,优秀的金融舆情分析系统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优秀的金融舆情分析系统可辅助决策管理,优秀的金融舆情分析系统可强化声誉风险管理。第三,联手打造金融舆情应对合作共享机制和体系,完善金融舆情应对工作体系,强化金融舆情分析研判机制建设,携手打造金融舆情应对防火墙。

接着,和讯网和讯通事业部总经理、和讯财经传播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段萌分别从我为什么焦虑、研判及应对方法、金融行业的舆情解决方案分享了经济领域中各企业如何妥善应对舆情、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对方式和典型案例。

段萌首先指出,人类发展到现今阶段,电子媒体是人类的意识延伸,更多的摩擦是“形象之战”,而互联网已经日益成为社会意见的集散地与放大器,所以正确应对和妥善处理舆情至关重要。段总从宏观、时空、民意、社会等方面对舆情作出分析研判之后,提出应从舆情发展发酵的六个阶段用开放的态度正确处理。具体来说,就是要用整合传播思维来重新认识媒体,用社会性舆情指数观察传播趋势,用无缝化介质抢占第一传播时间,用古老艺术解决网络传播之困,并着重分析了金融机构和证券机构在解决舆情问题上的具体策略。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胡翼青以新媒体对舆情的影响及舆论生态圈的建立作了主题演讲,分别从社交化媒体的特点、互联网舆情的特征、危机过后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胡教授指出,社交化媒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互联网舆情具有感情色彩、替罪羊理论、民粹主义、醉翁之意不在酒、并非事实却符合想象的特征,互联网舆情危机只能防患于未然,必须高度重视分析舆情数据,模拟危机事件,生成应急预案。并且,胡教授认为,媒体已经成为存在与认同的中心,媒介是具有偏向的,并非像人们想象地那样中性。所以,要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做好舆情预警监测,建立舆情研判机制,及时发现负面苗头及时处置。同时完善事件本身的重建、补偿、调查、追究机制和信息流通的报告、指挥、发布、沟通机制。

南京大学胡教授演讲结束后,和讯网和讯通事业部总经理、和讯财经传播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段萌进行了专业财经舆情管理系统-和讯通的演示,“和讯通”是国内第一个上市公司大型舆情监测平台,整合监测了传统媒体、新闻网站、网络社区、机构研究、股民投资行为、对手动态等6个领域的内容。

在论坛互动环节,会员企业代表与演讲嘉宾进行交流互动,嘉宾纷纷表示,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轮番占据人们的眼球,形成一个网状交叉的信息传播渠道,也给企业舆情管理出了很大的难题。尤其是网络舆情危机,处理得宜,可以把危机转化与无形,乃至转变为商机;处理不得体,会将本来不大的事件持续发酵升级,甚至演变为群体性事件。江苏紫金财富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祖刚认为,作为互联网金融网贷平台企业,必须扮演好信息中介的角色,如果没有舆情管理机制,没有舆情监测平台,那么可以说这个平台是有风险的。特别在当前互联网金融监管趋紧背景下,舆情管理更加重要,如若处理不当,极易引发企业声誉风险,给平台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最后,对于企业具体的舆情应对,江苏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南京财经大学中国区域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陆岷峰博士认为,声誉风险不仅仅是传统金融机构的特有风险,也是新金融的重要风险形式之一,对于p2p而言,是仅次于信用风险的第二大风险。当前,一谈到互联网金融风险都会异口同声地说p2p跑路与死路,由于p2p涉及到众多人投资利益及社会稳定,社会各界特别是新闻媒体非常关注p2p各种信息与动态,个别平台企业一旦传出自融、设资金池等不良信息,由于不能正确应对结果加速其死亡进程,给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作为新兴互联网企业当前要高度关注声誉风险的防范与化解,特别是P2P企业的品牌管理质量影响到投资人对其信心,作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尤其要加强声誉风险管理,要将声誉风险管理要列入到企业发展战略当中,具体来讲,第一要切实加强企业自身的管理,提高发展质量,这是根本。企业本身如果能健康发展,也就少了导致产生声誉风险的根源;二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提高信息透明度,积极按监管要求,提升信息披露的质量与范围,尽可能多的让社会各界从企业官方网站了解到企业的发展信息;第三,切实加强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品牌建设的内涵与外延,打造金字品牌,提供个性化服务;四是主动应对各种可能的声誉风险,要有相应的应对方案,加强危机管理,要化危为机;要积极引用先进的舆情管理工具,便于对各种负面或不良信息,适时进行处理,同时也可以加强对企业合作单位的了解,便于科学决策;五是加大正面宣传力度,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六是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多做一些公益事业,取信于民,要切实强化本身信用体系建设,在用户中有很好的信用形象。

本栏目中的所有页面均系自动生成,自动分类排列,采用联索网络信息采集、网页信息提取、语义计算等智能搜索技术。内容源于公开的媒体报道,包括但不限于新闻网站、电子报刊、行业门户、客户网站等。使用本栏目前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