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北京市交委主任周正宇近日在北京两会上说,2015年北京道路拥堵突然加剧,一是油价大幅度走低刺激,二是网络约车加剧道路拥堵。
此说法在网络上引起巨大反响,在百度以“网络约车致堵”为标题进行搜索,得到相关结果约44800个。
舆论对此说法并不买账,有网友则翻出了2015年10月的一次创新论坛上,交通部运输司巡视员徐亚华对网络约车支持的言论:“发展网络预约出租车、专车等新型的服务业态,可以减少乘客打车的等待时间,减少原有出租汽车的空驶里程,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
媒体认为城市拥堵不能乱找理由,应实事求是的分析原因。在凤凰网1月26日转载的文章《“网络约车致堵”不应信口开河》中称,“网络约车到底致不致堵”,不能因为官员表态就能下结论,它本身就是一个客观命题。作为官员个人,可以对某些新生事物,或某种争议性决策持不同意见,但公布某些技术性结论则需要客观的数据来支撑,否则会显得过于仓促。 以此为前提,才有可能公正面对新事物的性质和利弊。要知道,在我们的语境中,官员的认知和态度,对群众的认知与态度影响深厚。
网络舆情不仅对“网络约车致堵”进行讨论,也对其堵车背后原因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探讨,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北京拥堵的原因,认为网络约车不是城市拥堵的关键。
网友认为,网络约车并不是造成城市拥堵的关键点,要真正满足老百姓日常的出行需求,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最关键的寄托与抓手还是要靠城市公共交通的建设和城市发展的规划蓝图。
发达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可以使居民在日常出行中更便利,城市发展的规划则使城市资源配置更为合理,让居民不至于在过多时候拥挤在某一个地区,活动区域附近便能享受到衣食住行的方便。
(东湖大数据交易中心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