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推荐江苏13市水气阶梯价改全到位南京两条过江隧道元旦起免费网传宿迁2岁女童被抱走污染团南下江苏重启蓝色预警镇江首本不动产权证颁发沭阳男"换妻"未遂报警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媒体的迅速崛起,网络已经渗透到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国网民有6.7亿人,手机网民有近6亿。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正是基于这个事实,为掌握网络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各地加大力量投入、增加编制人员,建立了各级网络舆情的管理机构。网络舆情工作由此成为了一项职业。
网络舆情工作该做什么?怎么做?其工作目标是什么?职业定位是什么?职业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是什么?是每位网络舆情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从各地舆情管理工作的大量实践来看,这项工作的开展有三层境界。
网络舆情分析师作为一门新兴职业应运而生,2013年被人社部正式纳入职业培训序列。同年9月5日,人社部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与人民网联合启动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培训计划。从此,这门新兴职业的从业人员有了官方认证证书,“持证上岗”。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单学刚在接受新京报记者时,称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的本质是“主要替领导看网。”,网络舆情涉及各行各业,甚至是明星、名人等个人,但对此需求最大的还是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业的领导。单学刚说,网络舆情分析师主要搜集汇总网络舆情,为领导了解网络信息、加强把握民意提供参考依据,起到辅助作用。许多领导公务繁忙,确实没有太多时间随时随地观看到每天发生的新事件、了解到新民情的方方面面,这个行业的出现是一种进步,也是社会分工细化之后的必然!“替领导看网”是舆情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可作为该项工作的第一层境界。
简单地将网络舆情分析师或者说舆情管理工作者的职责理解为“帮领导看网”,招致不少批评,当年新京报报道的单学刚的“定义”后,许多网友及媒体质疑认为有失偏颇。为什么要帮领导看网?领导自己为什么不可以看网?这是一个培养领导懒政的职业,难道领导们就不可以像以前提倡的那样每周下基层边劳动边倾听百姓的呼声和了解社会情况吗?这是权力向网络的蔓延?为此,有网友建议将“替领导看网”改为“帮领导看网”,帮领导收集社情民意、百姓呼声、为政得失,包括网络对领导和地方、部门不利的消息,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化解舆情风险。“帮领导看网”,做的好的线上线下联动解决实际问题和矛盾,做的差的是对自己不利的消息加以打压,比如删帖,摆平等。“帮领导看网”可作为是舆情管理工作的第二层境界。“帮领导看网”,想方设法消除各种负面舆情,为领导或地方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这也是当前各地对网络舆情管理部门的要求。
无论是“替领导看网”,还是“帮领导看网”,潜意识中都已经把网络舆情、网民监督,民间舆论场视为对地方、部门和领导的威胁,需要加以监测和管控,其服务的对象是领导,监控的对象是网民,将政府、领导和广大网民对立起来,不利于正常的政民互动、官民交流,打压、删帖、封堵,可能是一时的和谐、表面的稳定,最终是激化了的舆情、毒化了网络生态、更是恶化了政民关系。在不利于问题的化解、矛盾的解决的同时,最终也不利于领导和群众。所以舆情工作还有第三层境界,就是“架设政民联系沟通的网络桥梁”。以网络为媒,通过政府、领导和广大民众畅通的联系和良性的互动,收集民情、倾听民声,自觉主动接受群众和媒体的监督,直面群众的问题和困难,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引导群众合理、理性表达建议和诉求,推动面上问题的解决和矛盾的化解。网上舆情是网下实情的反映,网上来网上去,就网情谈网情,最终既解决不了问题,也解决不了网情,只有线下线上良性互动,才是舆情的解决之道,也是舆情管理工作的根本之道。可喜的是经过无数的经验和教训之后,网络是政民联系沟通的新的桥梁现在已是许多地方舆情管理工作的共识,各地政府整合市长信箱、市长热线,搭建市民服务公共平台,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主动受理群众的咨询、网民的投诉,及时反馈问题解决的情况,回应群众的关切。更有甚者,有地方的主官、领导,亲自、主动开通个人微博、微信,直接联系群众、对话网民,让自己成为一名网络舆情分析师。可以预见随着包括网络制度、信访制度在内的国家各项制度的完善,党委、政府和网民群众的在网络空间上更加成熟和理性,我国的网络秩序会更趋稳定和谐,在其中充当桥梁和润滑剂的舆情管理工作者会为领导和网民共同接受,从而会有更多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射阳县委宣传部黄晓东)
原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