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场下的新版“曾参杀人”
2015-12-15 10:14:00  百度   [查看原文]

本报评论员喻植桃

14日上午9时55分许,环城南路时代广场前发生悲剧:嫌疑人杜某因与点军男子覃某产生口角纠纷,持约6寸的匕首,从杨柳二巷穿过环城南路追到数十米外的时代广场门前,将覃某当街捅死。11时30分许,杜某被警方抓获。(详见今日本报01、02版)

不少人都知道“曾参杀人”的故事:有一个与孔子学生曾参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向曾参的母亲报告说曾参杀人了,曾母不信。过了一会,又有一个人说曾参杀人了,曾母还是不信。当第三个人告诉曾母说他儿子杀人时,曾母信了,丢下织布的梭子翻墙逃走。

几千年过去了,“曾参杀人”的故事不断上演,只不过多了一种扩散方式,除了传统的口传外,又增加了现代的网传,网传的方式有微信、QQ、视频、图片等。

昨天发生在宜昌街头的凶杀惨案,让宜昌市民经历了现代版的“曾参杀人”。

传言一:有一个人在街上边走边低头看手机,结果被一个陌生人杀了。——一时间人心惶惶,走在大街上无辜被杀,这社会还有安全感可言吗?

传言二:凶手是一个精神病患者,杀人是因为精神病发作。——市民备感惊诧:精神病患者出入街头,出个门还要处处小心,但是怎么知道人群里谁是精神病患者呢?

还有视频传播:疑似凶手案发之前,在案发现场又是唱歌又是跳舞,作疯魔状,似乎在印证凶手的确患有精神病。

还有一些似真似假的传言,不断地“丰富”着案情,这里不一一列举。

传言很多,真相只有一个。

昨天,公安机关及时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尽可能地传达了可以传达的信息。从警方发布的内容来看,传言的不靠谱实在令人吃惊:凶手与被害人熟识,事发前有口角之争。

本报记者也多方走访以尽媒体之责,尽可能多地了解真相,并将真相告知公众。

的确,在网络时代,网络舆情有时会起到监督、及时传播信息的作用,但道听途说的网络“新闻”比比皆是,真真假假让人备受困扰。

人们常说有图有真相,但在人人都是记录者的网络时代,有图,却不一定有真相。对真相的追问和揭示,除了依赖于权威部门,还需要公众具有独立的判断力。用一位知名媒体人的话说,网络时代对“公众的新闻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那些来源、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要素缺乏的“新闻”,还是多加判断为好。

本栏目中的所有页面均系自动生成,自动分类排列,采用联索网络信息采集、网页信息提取、语义计算等智能搜索技术。内容源于公开的媒体报道,包括但不限于新闻网站、电子报刊、行业门户、客户网站等。使用本栏目前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