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下午,“走近网络舆情”校园系列讲座第二场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拉开帷幕。针对在当下纷繁复杂的互联网信息中如何识别网络谣言、理性表达观点的问题,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分析师、数据管理部副主任朱毅给来自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们奉上了一场精彩的知识讲座,为大家答疑解惑。
网络谣言 无处不在的魅影
3岁女孩吴梦月失踪、微波炉加热食物致癌、电脑前放仙人掌防辐射、国家取消高校985和211工程……这些都是谣言吗?讲座伊始,朱毅老师率先发问,同学们纷纷表示自己在微博、朋友圈中或转发或评论过此类“网络信息”。现场有位女同学用手机展示了她曾转发的“草莓有毒、一直吃素活105岁”微博内容。对此,朱毅表示,类似上述表述即符合谣言的定义--利用各种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他还表示,此类谣言每隔一段时间会出来“亮相”一回,目的是引起特定人群的关注,通过转发增加粉丝数,继而积攒知名度进行营销牟利。他还引用了《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3-2014》披露的数据向大家介绍到,现实中超过3/4的人会传播谣言,而只有将近1/4的人不会传播谣言。近期多家媒体跟风转载闫肃“被死亡”的谣言即为典型例证,朱毅强调,如何在复杂舆论环境中提升自身信息辨别能力、避免成为网络谣言的传播者是媒体和社会公众亟需反思的问题。
公众思维惰性助力谣言传播
当互联网上的信息铺天盖地来袭时,我们已经习惯了不暇思索的接受、转发,造成自身思考、辨别能力不断弱化。现场有位男同学问道,如何做好各类网络信息的“证实”和“证伪”时,朱毅向他介绍了谣言公式,公式显示,谣言的产生和事件的重要性、模糊性成正比,公众的判断水平在谣言传播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关于公众的判断水平,朱毅列举了传播学中视网膜效应和逆火效应两个理论来佐证:一方面,人们对社会的认知,遵循“视网膜效应”,喜好党同伐异,在获取网络信息时易选择性失明或选择性看见;另一方面,人们接受并传播信息并非看其真实性,而是合不合自己口味,遵循“逆火效应”,当一个错误的信息被更正后,如果更正的信息与其原本看法违背,反而会更加深其对错误信息的信任。“女童出生后被扔猪圈生活8年体重仅7公斤”的新闻报道虽时过多日,但其中谣言不断迸出,朱毅老师现场真相还原让在座的同学们唏嘘不已。可见,在互联网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的今天,我们思考的惰性会助长谣言传播的时空范围。
解密网络谣言“易容术”
针对学员多次提及的如何破解网络谣言问题,朱毅列举了八大“谣言整形室变身法则”,并从自身工作经历和专业角度出发,为同学们剖析了解密“易容术”的必备招数。其中,就有些同学感兴趣的搜素引擎查找关键词方面,朱毅老师进行了现场演示。他还强调:“全媒体时代,我们要学会在专业工具的支持下从庞杂的海量网络信息中,提取有价值的内容,对其进行分析和研判,较为准确把握舆论动态趋势,体察两个舆论场产生的细微变化,为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领导处置舆论危机、维护社会声誉提供决策参考。”
交流由浅入深,同学们深受启发。最后,朱毅老师以“爱真相,不爱流言;爱考证,不爱轻信;爱证据,不爱权威;爱科学,不爱迷信”结束了本次讲座,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对大家来说,虽然网络舆情分析师并不是一个熟悉的职业,但这项职业背后凝聚的沉甸甸的社会责任让他们对这份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本次“走近网络舆情”校园巡讲活动,为提升同学们理性认识网上舆论,冷静应对网络舆情,辨谣识谣,释放正能量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很多同学表示会将所学方法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对网上信息加以鉴别,争取为进化网络舆论环境贡献力量。
“走近网络舆情”系列讲座由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携手北京文华在线共同举办,接下来人民网的舆情专家将继续走进校园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为大家带来不同主题的舆情专业知识盛宴。
朱毅老师授课中
有同学就自己感兴趣的谣言数据搜索方面提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