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积极回应网民关切,传播江西声音,讲好江西故事,与大家共创美好未来”,近日,江西省委书记强卫在其署名文章中表示,“网友们有热情、有智慧、有见地”。(来源:11月19日人民网)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大众日常生活习惯,也给领导干部如何利用网络施政、及时了解民情、做好群众工作、提升执政能力,提出了重要课题。强卫书记在署名文章中的这段表述,是他重视网络舆情、运用网络施政的经验之谈,也折射了江西决策层鲜明的互联网思维。作为关注江西发展的网民,品读强卫书记的文章,对互联网思维之于江西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思路决定出路。这些年来,江西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呈现持续蓬勃的态势,从根本上说,得益于省委对形势敏锐的洞察分析,结合江西实际做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辉煌的发展成果反证了决策的智慧。以互联网思维为例,各地都在讲“互联网+”,而江西不光是讲,更注重大胆实践探索,走出具有江西特色的运用互联网平台传播江西声音,讲好江西故事,推进江西大发展的路子。
网络施政,提升了领导力。诚如强卫书记在文章中所言:互联网作为新兴传播平台,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和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正深刻改变着传统社会舆论的形成与衍变规律,成为社会肌体的一部分。对领导干部来说,舆情应对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其执政能力的高低。互联网飞速发展时代,如何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江西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工作,始终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以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展网络舆情工作的有益探索,来回应十八届五中全会实施“网络强国战略”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谋划实施新媒体发展战略,新出台的《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转型升级,重点打造“双微一端”新媒体平台。同时,通过网上正面宣传重大选题项目招标等形式,进一步提高选题策划和议题设置能力。去年以来,网上“江西话题”显著增多,“江西声音”全面唱响,“江西故事”广泛传播。
改革创新,扩大了传媒影响力。互联网思维最终要接地气,要有具体项目、产业做支撑,这才是互联网工作的目的。近年来江西网络新媒体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发挥各自优势,配合发声能力显著增强。2000年,当互联网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时,江西日报旗下大江网(整合后改名为中国江西网)正式上线。2012年中国江西网、大江网、江西文明网“三网”整合以来,大江传媒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以多项指标优势跻身“中国地方(省级)新闻网站十强”。今年“大江传媒”顺利挂牌,是江西日报传媒集团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全力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实行全媒体融合抢滩新三板,把传媒经济引上了一条充满希望、前途光明之路。与此同时,江西省直媒体网站、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以及各级政务双微互推互转,做到了一家唱、百家和,一呼百应,实现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乃至“朋友圈”的同频共振、共同发声,唱响了江西“媒体大合唱”。笔者认为,这得益于改革创新的思维不断强化,形成了“弯道超车”的抢占先机的意识。
追求实效,用好互联网才是真功夫。江西的互联网发展一直注重应用,因为有需求才使得互联网发展有动力。这同样利益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每年春节,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都用网络语言,向网友道喜拜年,“希望各位网友一如既‘网’关注江西、一‘网’情深支持江西”。在重大决策的宣传更是互联网一马当先。今年江西“两会”,中国江西网就运用微博、微信、手机报、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推出为江西点赞、书记市长谈发展升级、2014江西答卷等专题、专栏,搭建群众了解两会动态消息的实时平台,让民众走进“两会”,对“两会”凝聚共识,也成为与会代表委员沟通群众的桥梁。运用网络新媒体“传播江西声音,讲好江西故事”更是好戏连台。今年初,就启动了“认识china从景德镇开始”系列活动,景德镇大型网络专题巡展向全球征集专题卡通形象和微宣传片。通过网络活动,讲述“千年瓷都”的故事,展示以瓷都景德镇为底色的“千年江西”文明画卷。
与此同时,各级领导把互联网和新媒体作为察民情、知民意、用民智的新平台,通过网络问政、网络民主一系列动作,拓宽了与群众沟通的渠道,尤其是网络的互动性缩短了干群距离,加深了干部与群众的感情,网络已成为新时期密切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新桥梁。如今,在网络世界里有领导者身影,能听到人民群众的声音,起到了助力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的作用。
站在“十三五”全面小康的新起点上,江西有讲不完的故事,用互联网思维讲好江西故事,好戏还在后头。笔者坚信,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这片充满希望的红土地,一定会顺势而上,用互联网思维强化网络施政,不断开创“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新境界,为实现“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目标再创新业绩,再展新辉煌!
文/董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