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问政:扁平化的治理体系拉近政府与百姓的距离
2015-11-19 10:17:00  百度   [查看原文]

近年来,随着陕西省《关于人民网网民致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留言的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网民留言办理工作的通知》、《关于改进留言交办方式提高办理实效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的不断出台,以督查系统为主要支撑的办理队伍的建立,下载—转办—督办—核查一反馈—上报—回复工作流程的逐步完善及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协调运转工作体系的形成,有问题上留言板日渐成为陕西百姓向地方官倾诉身边大事小情的首选绿色通道。据统计,截至9月底,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陕西版块共计留言26263条,回复14757件。

网民关注度、各级政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体现出怎样的意义?以《地方领导留言板》为例的网络问政形式在发展过程中有哪些优势及弊端?如何更好的发挥网络问政的功效等等。针对上述问题,记者采访了陕西省舆情研究中心主任、陕西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春华。

网络问政是政府行政方式转变的体现

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各省份留言办理情况的排名中陕西省每个月都在靠前的位置,“一方面说明陕西真的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网民、政府、媒体等对陕西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留言板上关注较多的还是民生话题,解决好民生是最大的根本,这个治理体系的扁平化,压缩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我觉得这是网络问政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和变化。”

张春华认为,网络问政的蓬勃发展,使得老百姓参政议政的成本有所降低,人们可以坐在家里通过网络和政府部门进行沟通,激发了人们参政议政、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同时也是政府行政方式、工作方式的转变,也是和老百姓沟通方式的转变。

网络舆情不等同于社会舆情

网络问政是很好的政府行政方式和老百姓参政议政的方式,但网络有其自身的群体特征,如城乡差别、年龄差别、参与热情的差别等。因此,网络舆情不能等同于社会舆情,网络民意不等同于完整意义上的民意。譬如政府在出台某些政策前通过网络征求民意的同时不能忽视不上网的那部分人群。

通过多年对舆情的研究,张春华深知网络问政管理与现实管理背后人力物力的共通性,建议做好两者之间的衔接,重视但不夸大网络问政,避免网络问政过程中的网络倒逼现象。

网络问政形式好 但需利用好

从目前来看,陕西的“市长信箱”、《地方领导留言板》等网络问政形式都受到了广泛关注,但与此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僵尸网站”的存在等。如何激活、管理这些网站,都成为当下要做好的事情。

张春华坦言,网络问政是把双刃剑,利用的好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利用的不好则会起到反作用。

“在网络问政的过程中会产生网络舆情,我们不能把网络舆情当成洪水猛兽,现在一提网络舆情就觉得是负面的信息。”她认为,“舆情本身应该是中性词,我更愿意把它理解成舆论的情况,从积极方面讲就是社情民意,要允许有这样的渠道去了解民意,从优势视角来看,它有利于我们政府行政,了解民意之后才能更好的去执行政策。”舆情的治理要从控制、打压的思维转变为积极建设的思维,要从被动到主动,从一元到多元的治理,从消极到积极的态度,从问题视角到优势视角,更大的激发它积极的作用。

针对网络舆情 立法是根本

网络舆情本身是复杂的,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但很多人还不能清晰的了解“什么是舆情”,当网络舆情出现时,很容易出现处理漏洞,张春华建议,从网络立法、建立联动机制、能力建设等方面着手应对。

立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网络安全也日益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些针对网络管理的法规,但还是不足以应对当下复杂的现状。

“立法不是说一定要出台新的法律,也可将一些已有法律延伸到网络社会中。网络社会包含在现实社会中,把它纳入社会管理、把现实中的管理措施融入或延伸到网络管理中就显得非常必要。”

在面对舆情事件时,一些言语会加速舆情事件的发展,但当事人可能不自知,这就需要通过培训等方式提升舆情意识及应对能力;同时,还需建立各部门联动机制,避免出现管理空白、多头管理的情况。 (魏鑫 李浩)

本栏目中的所有页面均系自动生成,自动分类排列,采用联索网络信息采集、网页信息提取、语义计算等智能搜索技术。内容源于公开的媒体报道,包括但不限于新闻网站、电子报刊、行业门户、客户网站等。使用本栏目前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