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2015医患关系修复度报告》
2015-09-24 17:44:00  百度   [查看原文]

原标题:重建信任之路

近年来,互联网上涉及医患问题的热点事件呈多发态势,医患关系已成为网络舆论场上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2015年4月,首届中国医疗法治论坛披露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发生医疗纠纷11.5万起,网上的很多热点正是现实生活中日益复杂的医患利益关系的映射。与此同时,互联网上衍生的相关讨论以及由此形成的观点、情绪传导,同样影响着现实生活中民众的认知、判断和行为。

必须看到,在医疗资源整体较为匮乏的大背景下,当前医患关系总体偏于紧张,医患双方信任缺失,今年以来在互联网上引发关注的袭医、伤医事件相比以往也更为集中。这一态势应引起高度重视。医患关系的修复,是一条艰辛的路。每一起负面医患纠纷案例的传播与讨论,可能意味着短时间内给现有医患关系增添一个新的伤口,而这个过程中,涉事各方的反应和网上参与讨论各方的言论,影响着这个伤口的修复程度。可能进一步撕裂溃烂,也可能修复结痂,走向新生。与此同时,每一个积极政策举措的出台或正能量行动,都成为重建医患互信弥足珍贵的契机。

医患关系的修复速度和程度,取决于相关政府管理部门面能否以积极负责的态度做出响应,医疗机构能否维护自身权益和患者利益的平衡,媒体报道是否客观、全面、克制,普通网民和意见领袖能否理性表态。而在医患纠纷具体事件中,媒体、院方等某一因素凸显的作用都可能成为医患修复的“良剂”或“毒药”。本文以2014年末至2015年8月份发生的十起与医患关系密切相关的事件为例,分析了社会各界在医患关系修复过程中的作用,从中总结了医患关系的基本修复情况和影响因素,并从多方携手重建信任的角度,为改善医患关系提出建议,以期减少医患认知差异,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表1 医患关系修复度排行

说明:分值范围【-10—+10】。选取了2014年末至2015年8月份发生的10起与医患关系密切相关的事件。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根据长期的研究经验,制定了由官方反应、院方反应、媒体报道倾向、网民态度、意见领袖观点五大维度组成的医患关系修复度指标体系,并运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专家函询,得出各指标对于医患关系修复的权重。

2015年6月17日,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英国伯明翰大学、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联合举办的首届医患共同决策论坛在京召开。会议邀请了钟南山院士、王辰院士、郑家强院士、美国达特茅斯健康研究院Glyn Jones-Elwyn教授、《英国医学杂志》国际版主编Kamran Abbasi教授等国内外医学工作者,以及部分患者代表和媒体人士,一起就医疗决策模式的变革与探索进行了深入交流。

点评:“医患共同决策”寻找突破口

在医患关系矛盾尖锐之时,由国内外顶级医务人员组织民间论坛来探讨医患共同决策话题,令网友感到欣慰。论坛上讨论的话题,如医生和患者如何认识自己在医疗决策中的位置、医患共同决策的推行可能会面临的问题等都具有现实意义,而医务人员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更被认为是改善医患关系的良性举措。

各大媒体对“首届医患共同决策论坛”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医学人文”被重点强调,业界认为医患共同决策可以让医患双方平等互动,从而实现医患高度和谐。有媒体指出医患共同决策的“药引”是“尊重”,医生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与家境,充分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和医治诉求,充分同情患者的无奈绝望与忧伤悲寂。反过来患者也要尊重理解医生的劳苦与不易。用好了“尊重”“药引”,“医患共同决策”就能直抵医患矛盾的“病灶”,康复到正常的医患关系。另有媒体从制度层面入手,认为民间会议的讨论虽然热烈,但落实医患和谐最终需要国家制度层面的保障,呼吁将医患共同决策纳入医改。

8月29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表决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至此,“医闹”正式入刑。

点评:法律盾牌维护医护人员权益

社会上“医闹”事件的频发,扰乱了医药正常秩序,破坏了正常医患关系。“医闹”问题成为舆论关注焦点之时,立法机关通过修法给予了回应,显示出国家层面的重视。对于“医闹入刑”,舆论普遍表示了支持,认为从法律层面来制约“医闹”行为,可以起到强烈的震慑作用,为医院和医生提供最强有力的秩序与权利保障。但部分网民也提出疑问,打击“医闹”的同时,如何维护患者的正常维权,如果不能平衡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双方合法权益,医患关系依然难以获得良好改善。

“医闹入刑”是调整医患关系的重要政策,减少“医闹”事件,能够避免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加剧,修补医患关系裂痕。然而医患关系盘根错节,重刑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医患关系的矛盾。“医闹入刑”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多的是细节性修缮,在制度的保障基础上,医患关系的根本性改善,仍然需要的是医患双方的信任,包括医护人员良好的职业精神和医术,高尚的医风医德,患者尊重和理解医护人员,少些质疑和斥责。

2015年7月15日上午9时许,广东惠州龙门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女医生欧丽志在该医院内科住院部办公室被患者廖威林持刀砍伤。警方通报称,廖威林曾在2013年因心跳加剧,到龙门县人民医院看病,欧医生接诊,服药后,廖威林出现头痛症状。今年,廖威林又到住院部找欧医生,要求看病,欧医生让其按规定,到门诊部看病。廖威林认为医生有意刁难,便拿出菜刀追砍。之后,廖威林被龙门县公安局刑事拘留。龙门县人民检察院则以涉嫌故意伤害罪,依法对其批准逮捕。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点评:医闹“零容忍”成共识

在惠州伤医事件中,当地政府和公安部门的应对可圈可点。事件发生的当日,龙门县人民政府官方微博“龙门发布”便发布公安机关的案件通报,第一时间公开事件过程和调查进展。事发后不久,网络中开始流传关于惠州女医生被砍的血腥的受伤图片,引发舆论关注,龙门警方核查发现该图片与受害人不符,并非受害人欧某本人相片,及时予以辟谣,遏制了网络负面情绪的发酵。另外,广东省卫计部门和医师协会也迅速发声,强烈谴责伤医行为,声援受伤医生。

业内人士对于此次事件的反应也较为强烈。在网络上,一项名为“中国百万医师联合签名:拒绝暴力!”的行动在医护人员的朋友圈中被发起,两日内已有60万个医护人员签名,对于形成抵制暴力伤医行为、保障医生权利、呼吁理性解决医患纠纷的舆论氛围起到了正面推动作用。

对于此次事件,新华网等主流媒体采访各界人士,从各个方面为医患纠纷乃至暴力伤医原因“把脉问诊”,关注如何进一步落实对暴力伤医“零容忍”,传递专业理性的能量。另外,一些指责和辱骂医生的偏激偏执的极端言论也被其他网民呼吁体谅理解的声音对冲纠偏,体现出网络舆论对于医患关系的认识正趋向理性。

据媒体报道,家住上海浦东洋泾街道的75岁退休医生孙茂恒,带领着一支10人组成的医疗志愿者队伍,在小区内义务开设夜门诊已经21个年头。由于看病的居民太多,居委会不得不进行限号,而就医者仍旧络绎不绝,甚至直接找到孙茂恒家中,久而久之,他家也成了夜门诊分会场。

点评:舆论点赞“医者仁心”正能量

退休医生开夜门诊的故事在网络中热传,网民感动和赞扬声一片,不少网民称赞退役老医生的“仁者”之心,21年的坚持不易,希望能够有越来越多这样的好医生,这样医患关系才能够得到最大的改善。此外,部分网民也开始讨论起医生执业注册制度和夜门诊处方权等问题。同网民的感性不同的是,媒体在感动之余,更多的是反思,有媒体评论指出,“退休医生开夜门诊,就医者多到限号”折射出当下“夜门诊”供需之间的深层次矛盾。推广夜门诊,不能只靠一纸行政命令,更要医疗机构端正认识,从内心里重视起来。夜门诊不只是方便群众,也有助于缓解看病难,减轻医院压力,还能避免普通患者挤占夜间急诊资源,保障生命通道畅通。

退休医生开夜门诊的故事证明,好医生能够获得患者肯定,退休医生孙茂恒的坚持、小区居委会的支持、患者对孙茂恒的信赖和感激,构成了良好的互动圈,若能将此信任扩大到这个医疗领域范围,对于医患关系的改善是不言而喻的。

2015年7月31日下午,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主任医生宋开芳在单位停车场被一男性患者用刀捅伤。经过30小时持续搜捕,8月1日晚,贵阳警方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朱某某。经警方初步调查,凶手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曾因手部陈旧伤赴宋开芳处医治。近期因不满疗效,多次要求院方赔偿未果后,在医院地下停车场行凶。

点评:媒体和官方合力“破冰”

“7.31”伤医案件事发突然,性质恶劣,引发舆论的高度关注。媒体和当地政府对于这一事件的态度和处理则成为医患关系修复的成功案例。《贵州商报》、多彩贵州网、澎湃新闻网以“受伤医生称‘我为病人尽力了’”“被刺医生宋开芳说:等伤好了,还要去上班”为题,报道受伤医生的心声,令网民唏嘘动容,“移动医企一呼医生驰援贵阳伤医案 慰问金已送达”的报道也带来正面能量。新华网采访医学专家和业内人士全面深入探讨伤医事件背后的医患关系修复则为舆论提供了理性的视角。此次伤医事件发生后,贵州省公安厅则要求全省公安机关进一步加强对各级医疗机构的安全保卫工作,严厉打击各类危害医护人员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贵州省副省长孙立成更是专程看望慰问宋开芳医生,无疑为化解医患纠纷、保障医生执业权利提供了“定心丸”。由此可见,媒体正面的舆论导向和官方的重视都是推进医患关系修复的重要法宝。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事件发生之后,以上海德济医院院长兼神经外科脑血管中心主任宋冬雷为代表的业内人士在个人微信号中发出针对个别有“医闹”风险患者“拒诊”的呼吁,引发舆论的争议。作为医疗行业的专业人士,其专业权威性和社会影响力理应成为引导舆论理性看待医患纠纷的正面力量,伤医行为固然不能姑息,但由此而拒诊只是一时意气,不仅解决不了医患之间的心结,更可能成为激化矛盾的火星。

本栏目中的所有页面均系自动生成,自动分类排列,采用联索网络信息采集、网页信息提取、语义计算等智能搜索技术。内容源于公开的媒体报道,包括但不限于新闻网站、电子报刊、行业门户、客户网站等。使用本栏目前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