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8月全国舆情地图:专项打击谣言能力提高
综 述
8月涉公共政策的舆情事件(话题)集中涌现,多项政策得到了网民的肯定和支持;在互联网管理领域,国家网信办发布治理“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九项长效机制,网民纷纷“点赞”。但值得注意的是,多起涉干部作风舆情事件的出现引发了网民的争议,建议相关部门加强舆情引导。
图1 8月全国舆情预警地图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2015年8月全国网络热点舆情事件共104起。经定量统计发现,华东15起、西南15起、华北10起、西北9起、华中8起、华南5起、东北2起。
其中“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专项演练顺利举行”“北京获得2022年申奥会举办权”“安监总局局长、党组书记杨栋梁接受组织调查”“足协与国家体育总局‘脱钩’独立运行,撤销足管中心”“台湾导游号召抵制康师傅,公司回应再次撇清黑心油”“凉山小女孩‘世界上最悲伤作文’”“公安机关不再开具‘我妈是我妈’等18类证明”“今年拟启动新中国第八次特赦”“山东淄博一化工厂发生爆炸”为8月国内舆情热度最高的10个事件(话题)。
涉外舆情领域方面,“泰国曼谷爆炸事件”和“马方确认飞机残骸,MH370失事谜团有望破解”等事件(话题)也受到舆论较多关注。
全月舆情热点数量基本持平
四川、河南小幅增加
从数量看,8月舆情热点事件相较7月
表1 8月全国各省区市舆情增量表
备注:本表定量统计8月我国各省区市舆情增量。*项为附加参考项,主要统计对舆论生态有显著影响的全国、中央部委、港澳台和重要国际事件,其他事件暂不计入。区间赋值标准:蓝:[0,5),青[5,10),橙[10,15),红[15,+∞)。
从省份来看,8月舆情热点事件相较上月(103起)小幅上升,未出现红色预警省份。四川(9起)、陕西(7起)、河南(6起)、北京(5起)均呈青色预警,全国其它省份呈蓝色预警。舆情呈青色预警省份中,“洛阳警察西安抓贼反被关20小时”、“北京连夜举行抗战阅兵‘全流程’演练”、“中国传媒大学女生遇害案”等事件(话题)热度较高。
四川、河南8月热点舆情较7月小幅增加。四川方面,“泸州城管买车放鞭炮大摆酒席”“女大学生发帖求借200万元尽孝”及“四川清江镇发布‘杀狗令’”等事件(话题)均引起了网络广泛热议。
其中“泸州城管买车放鞭炮大摆酒席事件”引起了网民的议论。官员大办喜事借机敛财游走在制度边缘,如何规范和治理是一道难题。有舆论指出,借机敛财的根源不在宴席,而在于缺少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只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让官员的红白喜事回归于正常的人情往来,变得纯粹透明。
河南方面,8月中旬,“郑州市物价局副局长‘涨价是政府的一项工作职能’”引舆论哗然。舆论认为,在评判和纠结副局长话对错的同时,更应该深析某些地方政府执政过程中存在的逐利和轻视民意等问题。
农村舆情聚焦“最悲伤作文”
四川大凉山儿童生存现状引热议
从行政区域上看,8月的舆情事件(话题)地市级区域发生较多。乡镇及村级舆情方面,“四川大凉山农村小女孩‘世界上最悲伤作文’”“陕西商洛烟家沟村出现山体滑坡”“贵州毕节纳雍县勺窝乡中心村两名留守的未成年人在家中被害”等事件(话题)成为本月舆论关注的重点。
“世界上最悲伤作文”被曝光后,争议不断。作文是否是“枪手所为”以及当地政府不作为成为舆论质疑焦点。经各方媒体的努力,小女孩迅速得到了来自政府和社会机构的关心和帮助。《人民日报》评论称,从“最悲伤作文”可看出贫困是各种社会问题的综合显现,扶贫同样需要放在社会治理、社会运行的大背景中去考量。让贫困人口融入扶贫体系,在改善生活之时,摒弃既有观念的糟粕,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表2 8月舆情事件行政区域划分(单位:起)
从舆情爆发走势来看,8月平均每天舆情热点事件3.5起,比上月每日3.3起环比上升6%。当月舆情最高峰出现在8月26日(8起)。“今年拟启动新中国第八次特赦”“刑法修正案三审稿删除嫖宿幼女罪”“聚焦反家庭暴力立法:首次设立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及中信证券”“证监会等有关人员被公安机关要求协助调查”等成为当天热度较高的舆情事件(话题)。
图3 8月全国舆情爆发走势图
多项公共政策受肯定 网民“点赞”行政新风
从舆情话题来看,8月全国舆情热点话题共涉及23个领域。话题量居前五位的是干部作风(25起),公共政策(11起),社会道德(10起),司法案件(8起),吏治反腐(7起)。
干部作风的舆情话题在8月集中出现。“高价月饼死灰复燃”引舆论热议,在从中央到地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反四风”的高压态势下,这些“天价月饼”缘何能死灰复燃值得深思。
云南、湖南等地派出所开另类证明吐槽“办证难”,尽管相关民警事后解释是出于“好意提醒”,网民对此纷纷“点赞”。舆论在感受到派出所相关人员体恤民情、真诚务实的同时,也看到了突破传统工作运行制度的一缕新风。
在公共治理领域,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三审稿删除嫖宿幼女罪,反家庭暴力法首次设立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均受到了舆论的高度肯定。
舆论认为,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修改完善,亮点频闪,一些专家学者纷纷刊载文章梳理变化,标示亮点。其中取消“嫖宿幼女罪”引发争议较多,支持率也非常高。近年来呼吁废除“嫖宿幼女罪”的声音高涨,网民认为该罪一方面造成幼女污名化,另一方面也不能对犯罪分子起到震慑作用,此次废除是对舆论多年呼声的响应,也是法治的一大进步。
在反对家庭暴力立法中,首次设立了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有舆论分析认为,此次的修正案更突出了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对于今后社会各界开展家庭教育辅导培训,促使父母转变“不打不成才”的传统观念,采取非暴力的恰当方法教育子女等都有积极的意义。有舆论呼吁,为了控制家暴行为的发生,立法仅仅是其中一环,延伸出来的问题更值得舆论关注。
在河北城管“碰瓷执法”事件中,网民普遍表现出“理解城管”“为城管鸣不平”的态度,与之前一系列城管商贩冲突事件中的“一边倒”批判城管不同。这说明,在没有确定存在“暴力执法”的前提下,网民仍倾向于用理性的目光来审视此类事件。
足协与体育总局“脱钩”受关注
从涉及的职能部门来看,8月舆情事件集中于纪检(20起)、公安(17起)、民政(11起)、交通(9起)、司法(5起)、体育(4起)、人大、卫生计生、环保、网信(均3起)等部门。
8月涉纪检和公安的舆情热度较高。涉公安机关方面,公安机关不再开具“我妈是我妈”等18类证明、“中国传媒大学女生被同校男生李斯达杀害案”、“驴友盗挖天山雪莲事件”等引发了舆论普遍关注。
公安机关“18项不需要开具的证明”公布后,舆论给予充分肯定和赞扬。一方面,国家行政机关真正让提高行政效率、方便群众办事的宗旨落到实处;另一方面,网民仍存在“18个证明不开后应该具体由哪些部门负责”等质疑。有媒体评论指出,网民疑虑的背后,是饱受被踢皮球之苦。不管质疑是否多余,在接下来的简政放权改革中,能否进一步打通部门之间的壁垒,整合相关职能部门于一体,仍然是舆论期待的。
8月底,足协与国家体育总局“脱钩”独立运行,撤销足管中心消息公布后,舆论普遍点赞。舆论认为此次改革力度超乎想象,“脱钩”为中国足球的崛起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缔造中国足球的辉煌从规划的宏伟蓝图,落实到实实在在的人财物和运行机制和体制上。此外,中国足协与总局“脱钩”,绝不会成为孤例,而是整体改革的开始。
图5 8月全国舆情职能领域TOP10(单位:起)
8月10日,文化部官方网站公布了一批网络音乐产品黑名单。文化部公布的网络歌曲黑名单无疑会对净化网络,抵制低俗起到作用。此次公布黑名单,对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监管、促进网络音乐市场规范有序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有网民认为,许多歌曲确实是恶俗的,国家必须加大力度严厉禁止。
打击谣言能力逐渐提高 正面舆情占主流
天津港“8·12”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受到了舆论的全面关注,相关舆情持续走高。随着权威信息的发布、网络管理部门专项打击谣言行为和网络自净能力的逐渐提高,网络正面舆情占主流。致敬消防员和官方、媒体、民间合力辟谣成为事故舆情引导亮点。此外,舆论普遍认为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依法对事故有关责任人员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是事故追责的开始,也是对逝者、伤者和对人民负责的交代。
8月23日,进行了“9·3”阅兵演练,在传播过程中,舆论纷纷梳理阅兵的看点,认为阅兵“对外树形象,对内聚人心”。网民爱国热情高涨,纷纷向人民解放军致敬,同时对阅兵期待持续走高。点赞阅兵、期待阅兵成为网络主旋律。此外,“关爱老兵”倡议、新式武器展出、各国领导人受邀出席、将军领队等也成为舆论热议话题。
与此同时,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拟特赦四类服刑犯受到舆论重点关注。舆论普遍认为,此次特赦不但展现我国开放、民主、文明、法治的大国形象,也体现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提高全民宪法意识,激发全民忠于宪法、信仰宪法,同时可激发全民爱国热情,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和法治意义。(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 李北北)
猜你想看
吸血鬼小猫耍狠走红 吓死宝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