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8月31日至9月6日期间。方便食品行业和白酒行业发展动态获得关注。方便食品行业,方便面销量连跌四年引发媒体关注行业发展困局,舆论聚焦食品谣言对方便面等产品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在探讨方便食品未来发展之路中,提高方便食品营养价值、逐渐改变消费者错误认知成为舆论共识。白酒行业,茅台、五粮液等高端白酒“涨价”引发关注,白酒企业涨价是否意味着白酒行业回暖成为业内人士探讨重点,由于市场反响平平,业界对一线白酒齐的涨价普遍持怀疑态度,更为看好中低端产品薄利多销的销售方式。
食品安全领域,“消费者吃拉面吃出电池”和“海南‘糖精枣’事件追踪”话题热度排名较高。“消费者吃拉面吃出电池”事件引发网民“吐槽”遇到的类似吃出“异物”的经历,消费者的维权行为也引发了民众共鸣,支持积极维权的呼声极大,而商家回应失当,推卸责任的做法更是加深了民众的不满。海口查获3.3吨“糖精枣”事件继续发酵,媒体起底“糖精枣”的来源、流向等问题,对于部分媒体过度渲染“糖精枣”的“致癌”,专家开始科普“糖精枣”属于滥用食品添加剂,并不会“致癌”,部分理性网民担心媒体的过度炒作会损害市场正常秩序和果农利益。
【食品行业舆情热点解读】
1.中国方便食品大会召开 食品谣言成为最大困扰
9月6日至8日,第十五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在京召开。众多业界人士参会并发言,关于方便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获得媒体关注。
方便面销量连跌四年,媒体分析行业发展困局。中国科学技术学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22家方便面企业中有9家销售额下跌,全行业产量下跌10.6%,销售额下跌7.9%。而排在前四位的企业中,康师傅、今麦郎销售额分别下滑3.45%、48.18%。《新京报》分析指出,销量下降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各大方便面品牌过度竞争以及10年中的价格厮杀,失大于得,使行业价值下跌;二是消费者对方便面的信心谓降到了最低点。网民评论表示,频发的方便面食品安全问题,确实影响了自己购买方便面的欲望。
舆论聚焦食品谣言成方便面产业最大困扰话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在方便食品大会上表示,近几年以来,方便面一直处在食品安全的风口浪尖上,消费者对包括方便面在内的所有食品的信任危机是新的挑战,层出不穷的食品谣言成为方便面产业的最大困扰,给整个行业也带来了巨大伤害。不少媒体由此展开如何为方便面“正名”的探讨,《中国商报》评论指出,被“妖魔化”的不只是方便面,而是整个食品行业。因为没有一个权威的食品质量体系让我们每个人都放心,才使得一个谣言能够搞垮一个企业、一起事件能够摧毁一个行业。《山东商报》则认为,辟谣只是为方便面“正名”的第一步。在食品安全普遍为人们所关注,且消费者的需求多样化的情势下,如何让方便面让人们吃得更放心、更舒心,才是需要有关部门和相关企业关注的。在这方面,在确保安全前提下给予企业更多创新空间的方便面新国标值得期待。
方便食品的未来发展之路成为业界讨论重点。方便行业业界大佬的发言为方便食品行业指明方向,中国经济网的报道《康师傅韦俊贤:跨过低迷期需方便面行业共同努力》和《今麦郎范现国:方便面产品口味创新应回归厨房味道》指出,行业的壮大发展需要凝聚共识、行业升级、良性竞争,共同做大做强。同时产品创新的关键是找到消费者的需求点,方便面的口味应减少过度加工,更多的回归家庭厨房味道。此外,媒体总结分析认为,方便面开始从“价格战”转变为“价值战”,“转战高端”成为方便面市场的关键词。面对企业的高端化布局,业内专家却持保守态度,有专家指出,高端产品很难扭转市场整体颓势,方便面的不健康印象没有大的改善,方便面的可替代选择也在增强。总体而言,为改变方便食品行业颓废趋势,需提高方便食品营养价值、逐渐改变消费者错误认知成为舆论共识。
2.高端白酒涨价 行业回暖遭质疑
进入9月,随着中秋国庆的来临,白酒市场迎来了销售旺季。媒体报道指出,茅台、五粮液等提高出厂价和一批价格,希望借此提升利润,而二线酒企阵营也开始蠢蠢欲动,从9月1日起,红花郎正式恢复供货,同时郎酒方面还发布将继续严格订单管理和针对部分电商渠道产品和价格管理的通知,此举被看作是红花郎10年一批价进一步提升的体现。
媒体关注重点主要在白酒企业涨价是否意味着白酒行业回暖。业内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白酒行业已经到了触底周期性反弹的时期,但是目前白酒企业纷纷涨价并不意味着白酒行业已经回暖,市场价格有供应量与需求量决定。有分析人士表示,本轮涨价是处于行业去库存后迎来复苏的阶段,是恢复性的调整。白酒行业不再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时代,行业调整后,各品牌分化加剧,强者恒强,弱者再弱。
多数媒体以分析行业形势为主,认为白酒的提价的市场反响并不好。有媒体分析认为,提价是“一步险棋”,在市场依旧清淡的情况下,预计不会带来白酒市场价格全线反弹,价格若不被消费者接受,反而会威胁到酒企的价格体系。《安徽日报》通过走访当地市场发现,省内各大经销商对涨价行为反应平平,大家基本都持观望态度,没有出现应声涨价的局面,依然维持之前的价格,只是加大力度,埋头消化库存,加快回笼资金。《金融投资报》指出,一线白酒齐涨价,不仅市场人士报以怀疑态度,终端也不配合。目前酒仙网、1919、中酒网等电商平台,一些白酒的价格离市场指导价还差了一大截。
白酒行业仍处于调整期,茅台、五粮液等品牌高端酒的提价促使业界对白酒市场回暖问题十分关注。而从媒体调研走访中可以发现,中低端产品的促销活动正盛,价格亲民的产品成为市场热销品,鉴于一线白酒提价后市场反响平平,白酒市场回暖迹象并不明显,二线白酒企业需充分意识到行业和舆情风险,谨慎跟风涨价,选择适合自身的销售策略。
3.消费者“无敌家”拉面吃出电池 食物“异物”引维权共鸣
9月6日,网民“和小浣熊跳舞的猫”在新浪微博投诉9月5日在三里屯无敌家吃到7号电池,商家拒绝负责。该投诉引起了部分网民关注,网民纷纷支持该消费者进行维权。
9月8日,媒体报道量激增,舆情热度达到高峰。《北京晨报》、光明网、凤凰网等媒体对“拉面吃出电池”事件进行了详细报道和转载。媒体还通过采访律师,指出消费者要求商家带去做检查是合理的,如给消费者身体造成伤害,商家需承担相应赔偿。如未对身体造成损害,商家应支付检查费用。此外,商家的回应和处置也成为关注重点,《点拉面吃出电池店方:操作失误并未煮过》、《女子拉面吃出电池商家:我们及时捞出了计时器》、《女子拉面吃出电池店家请求其不要投诉及进厨房查看》等报道都强调了商家的回应。部分媒体则对外出就餐吃出“异物”进行了盘点,类似报道包括《女子拉面吃出电池鸡蛋里吃出袜子 这些年我们都吃出过什么奇葩异物?》、《女子拉面吃出电池顾客烤鱼吃出粉色避孕套》、《女子拉面吃出电池盘点食物中吃出的恐怖怪异物》等。9月9日开始,舆情热度开始下降,偶有媒体进行转发报道。
食品吃出“异物”经历引共鸣。媒体在关注上述话题时也关注了相似问题,消费者就餐时吃出“异物”的文章集中出现在相关版面中;网民也在网络中不断“吐槽”就餐时吃出头发、虫子等“异物”的经历。相同的经历引起了网民共鸣,鉴于电池相比其他异物更隐形的危害,虽然消费者索赔金额偏大,但支持消费者维权的呼声仍然占据主流,“感同身受”的过往经历成为支持消费者维权的舆论基础。
企业回应处置失当,加剧舆论不满和质疑。面对控诉,商家的解释称计时器突然掉进面筐,员工及时把计时器捞出来,但没注意电池还在里面。该回应“火上浇油”,成为网民批评商家缺乏食品安全意识的“证据”,舆论质问商家“及时捞出”是否就能说明食物不存在问题。此外,店长表示自己是新调来的,不清楚事发当晚情况,营总监张女士称操作失误都有推卸责任的嫌疑。而消费者在微博控诉被晾在店外三个小时,直到报警后无敌家的负责人才出现,更是加深了商家逃避责任的印象。
4.媒体起底“糖精枣”来源 “致癌说”遭质疑
海口查获3.3吨“糖精枣”事件舆情热度持续,媒体开始起底“糖精枣”的制作方式、来源和流向市场的过程。新华网报道指出,6日晚,由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及相关部门联合组成的“糖精枣”事件专案组在当地警方及食药监部门协助下,对海南市场上的“糖精枣”源头进行追查。媒体对3.3吨“糖精枣”如何流向市场,水果检测手段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重点分析和报道。此外,坊间流传的“糖精枣”“致癌说”遭到质疑,搜狐健康、科学松鼠会成员等媒体和专家对该问题进行了解释说明,引发一定关注。
9月8日,《新京报》刊发报道《“糖精枣”多出自路边水果摊贩:用热糖精水制造》,指出糖精钠水“催红”大枣早在2009年就曾出现,但糖精钠“致癌说”一直存争议。记者通过实验,验证青枣在糖精钠水中浸泡变红的真正原因,糖精钠能否渗透进果肉,并科普了如何区分“糖精枣”。该报道被人民网、中新网、中国网等大量媒体转载。9月10日,新华网对海南“糖精枣”事件进行了追踪调查,报道《海南3.3吨“糖精枣”如何流向市场逐渐揭开谜底》详细追溯了“糖精枣”源头,指出黑窝点“藏身”村宅,村干部参与其中,并引用海南食药监局有关处室负责人话指出,此次“糖精枣”事件为监管部门提出新的课题。
媒体追溯“糖精枣”来源,民众恐慌情绪显现。整体而言,“糖精枣”事件的舆论热度有所下降,本周媒体报道的重点集中于“糖精枣”如何流向市场和如何辨别方面,其中,新华网的起底报道获得了大量转载。而网络舆论场中,网民情绪依然呈现恐慌趋势,不少网民都在购买大枣后产生质疑,发出“这是不是‘糖精枣’”、“看完新闻,吃枣子都觉得食不知味了”等感慨,舆情的传播恐已对民众的消费心理形成影响。
媒体报道过于强调“致癌说”遭到质疑,专家呼吁理性平衡报道。部分媒体用类似《又红又甜的“糖精枣”,吃多了会急性大出血!》、《海口惊现糖精枣!大量食用可造成大出血》等耸人听闻的标题和“糖精枣”可能会“致癌”的内容吸引眼球,造成恐慌情绪的蔓延。部分专家和媒体对此提出质疑,指出“糖精枣”是滥用食品添加剂,属违法行为,消费者应提防“糖精枣”,但它并不会致癌。网民则担心媒体过度强调“致癌说”会导致大枣市场出现滞销问题,影响果农的利益。舆论呼吁媒体要进行理性平衡报道,让民众正确认识“糖精枣”,不应过分夸大危害性。
(原标题:食品谣言加剧方便食品舆情风险 食物现“异物”引发维权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