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网络已成为反应社情民意的主要渠道,因应对不力而引发的涉检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时有发生,不断冲击着检察机关的自身形象,影响检察机关司法公信力。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为实现法治建设新目标,检察机关必须积极加强涉检舆情应对,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在与公众的交流互动中营造和谐的检察公共关系。
涉检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
从舆情处理方面来看。一是舆情工作发展不平衡,力量不足。检察机关内部在人员分配往往倾向于业务部门,舆情工作往往安排一人兼职负责该项工作。遇突发事件时,往往协调不力、措手不及。二是舆情处置模式单一,借力不够。舆情压力来自多方面,检察机关缺少与其它部门的合作,且在处置网络负面消息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采取删除、封堵等简单的手段进行处理,缺乏应有的技巧和策略。三是舆情防范意识较弱,前瞻性不强。检察机关缺乏主动超前的预防意识,缺乏对执法活动中可能造成网络舆情危机的重大事件事前的、带有前瞻性的分析汇总,缺乏系统性舆情处置预案,大部分时候都是在舆情危机发生以后,被动地出来“解释”、“澄清”、“辟谣”。四是舆情研判工作不佳,服务参谋作用受阻。目前涉检舆情引导工作还停留在监测、研判、处置的初级阶段,将舆情研判成果服务于检察工作做得不够。
从队伍能力方面来看。目前,检察机关大多数干警舆情知识欠缺,不知如何预防舆情发生,负面舆情发生后又不知处置,队伍的公关能力、舆情应对能力差强人意,主要表现在:一是不“会”释法说理。即执法办案中不去释法说理,或释法说理过于简单,或者不能运用公众听得懂的话释法说理。二是不“懂”宣传自己。在舆论事件发生后急于乱说或干脆被动等待,应对技巧单一、生硬,不注意自身的言语、举止和风度,常使自己陷入被动或尴尬境地。三是不“善”运用新媒体。检察机关目前正在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不少检察机关开通了“两微一端”,但由于在新媒体使用上过于谨慎,发布和回应信息不能适应网络交互性与及时性的特点,造成检察系统的新媒体建设与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网民对检察的网络需求并不相适应。
涉检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固本强源,强化机关自身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从根源上降低涉检网络舆情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最关键的是强化检察机关自身建设。检察机关只有坚持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检察理念,严格依法执法、公正执法、规范执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涉检舆情危机的发生。
转变角色,化被动应对为主动服务。“谣言止于公开”检察机关应及时转变观念,不断深化检务公开。因为检务公开是舆情回应的前提,只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主动服务,接受监督,通过舆论监督倾听了解人民群众的心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检察工作,才能化解人民群众心里的不满意情绪,才不会发生涉检网络舆情危机。
夯实基础,加强检察机关自媒体建设。紧跟时代发展脉搏,积极建立阳光检务平台,积极开通并运用微博、微信,成立专门的涉检网络舆情监测部门,并通过建立相关机制,形成一个比较完备的涉检网络舆情监测体系:一是舆情预案机制。检察机关应根据以往的经验总结或监控得到的可能性前兆,在涉检网络舆情危机发生以前,制定详细而周密的危机预警方案,同时建立敏感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和涉检舆情应急处置机制,及时主动做好正面舆论引导,切实掌握网络信息发布的主动权、主导权和话语权。二是舆情收集机制。通过网络调查、走村入户等方式延伸检察法律监督触角,广泛收集舆情信息。并及时跟踪舆情发展情况,研究网民的心理特点和诉求。三是信息决策机制。形成定期的涉检网络舆情分析制度,通过对收集舆情的分析, 生成舆情信息,将其作为决策的依据。
注重协调,营造正面舆论强势。强化检察新闻宣传工作统筹协调,加强与本地传媒机构合作,主动邀请新闻宣传职能部门参与研究重大工作部署,建立完善新闻宣传联席会议制度和点对点常态化的工作联系机制,制定宣传工作预案,及时有效地开展新闻宣传,共同塑造良好形象,弘扬正能量;成立新闻办公室,建立记者会、新闻发布会制度,定期主动发布信息;确立以网络新闻主管部门、网络新闻发言人、网络评论员为核心的引导主体,发挥涉检新闻“把关人”的作用,提高与社会公众沟通和公关的能力。
抓准时机,提升回应策略。在舆情初显期,要迅速公布真相,回应质疑。要牢记“黄金四小时”原则,做到在第一时间发声,第一时间处理,第一做好事件定义。在舆情聚集期,要积极与媒体合作,充分运用媒体感召力和影响力,及时引导舆论走向。在舆情高涨期,要保持态度端正,秉持解决问题为先的思路,放低姿态,勇于担当。在舆情衰退期,要着重安抚当事人情绪,以低姿态、谦形象、充满正能量的方式修复受损形象,将损失降至最低。
以人为本,强化队伍素能建设。涉检网络舆情所产生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取决于检察机关应对涉检网络舆情危机的能力,因此加强舆情队伍建设是涉检舆情应对的根本。一是注重培训。检察机关应通过举办舆情应对培训班、媒介素养培训班、网络事件的应对演练等方式,提高舆情工作人员与各类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丰富舆情应对手段。并突出抓好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对有一定影响的突发事件、重大活动,及时跟帖,积极回应,有效引导网络舆论。二是注重引领。建立涉检舆情应急处置社会精英库,积极挖掘培养网络中的“意见领袖”,强化主流舆论,争取中性舆论,用正面新闻舆论改造和同化公众舆论,减少非主流舆论和有害舆论的破坏力。要善于借助专家的力量,及时邀请专家学者,在网络上解法释案,以专业角色化解公众的法律疑惑。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信息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舆论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风向标,可以说网络是检察机关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最直接的方式。为积极适应这个新时代特点,检察机关应坚持监督者更需要被监督的理念,以开放的心态,更加注重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工作。同时冷静应对涉检网络舆情,把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引导人们合理合法表达诉求,为检察工作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只有通过采取这种良好的双向沟通模式,积极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期待,才能助推检察公共关系建设,提升检察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