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舆情在灭火救援中的具体应用
2015-09-10 10:51:46  百度   [查看原文]

8月12日23时30分许,天津滨海新区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当天深夜,澎湃新闻率先推出网络专题报道,聚焦报道爆炸事故。13日凌晨,人民日报、财经网、南方周末等新媒体也迅速跟进,分别在各自微博、微信及客户端上推送相关新闻报道,于13日一早引发全民关注。截止13日16点,仅新浪微博上相关话题已引发13亿人次阅读,相关讨论微博达230万条。但与此同时,一些网站利用人们急于知情的心理,为了达到扩大影响力等目的,或随意编发“天津大爆炸死亡人数至少1000人”“方圆一公里无活口”“天津已混乱无序、商场被抢”等谣言,任由网站用户上传来自微博、微信的相关谣言,成为了谣言的集散地,造成恶劣影响。这次事故,我们大量消防员在救援过程中牺牲,也把我们消防部队推到了风口浪尖,绝大多数舆论指出:灾害面前,消防人员的及时、勇敢、不顾一切的精神可歌可泣。同时,舆论也披露了:消防救援的科学分析,合理规划的不足。奋不顾身固然重要,科学合理也不可缺少。更有不怀好意、别有用心的人在网络散布一些虚假、破坏我们消防部队形象的言论。由此可见,从对社会稳定影响的角度看,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民意的直通车,可以倾听民意,汇聚民智,但若是引导或应对不当,也完全可能对社会稳定产生巨大的杀伤力和破坏力。消防网络舆情是对消防部门在执法和执勤战备、抢险救援等任务中的表现及公安消防工作的意见,是网民在互联网空间对部队消防工作的映射,是社会舆论对消防部门及消防官兵的直接反映。

一、网络涉警舆情的特点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微博、微信、即时通讯软件、社交网络等互动信息媒体为主的“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在当前“人人都有摄像机,人人都是新闻发言人”的新形势下,各类新闻媒体上针对消防突发事件的负面报道舆情呈增多之势,促使消防突发事件负面舆情往往处于公众的风口浪尖,成为热议的焦点。主要呈现五大特点:

一是传播速度快。据《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85亿,手机网民规模为4.18亿,微博用户2.23亿,而且增长速度迅速,一旦涉警舆情信息发出,就会广为传播。

二是引发“社会次生灾害”。互联网平台缺少“把关人”,人人充当自己的把关人,这就要求自己去判断信息的真伪,网民在阅读信息时容易产生误读和误解。

三是封堵源头难度大。在快速发展的网络媒体中,人人都是记者,只需拍张照片、写句话或打个电话,就会被网站、论坛、微博等网络媒体传播,管控源头难度大。

四是社会反映强烈。消防部队(监督执法人员)容易成为民众的看点、新闻的卖点,处于舆情的风口浪尖,稍有不慎,就会成为“风云人物”。

五是热点炒作。涉警舆情信息本来就容易成为新闻爆料和炒作热点,一旦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借机发难、发泄或恶炒热炒,就会成为不利于消防部队的社会舆论。纵观当前网络媒体的涉警报道,大多带有明显倾向性,正反面反差较大,更有些一些网络评论、网络宣传为了吸引读者眼球,对涉警问题总是喜欢以点带面、以编概全或推波逐浪,无限放大消防队伍中的负面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消防部队的整体形象。

二、加强消防部队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几点建议

(一)把好舆情收集关,为正确应对打下扎实基础。要做到及时处置网络突发事件,消防部门要每天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引导,对于网民的歪曲报道和误导性言论,要形成网络通话的机制,讲明事件真相,积极做好解释疏导工作,防止事态升级,为下一步处置工作创造条件。积极培育一批应对网络舆情工作的专业人员,不断增强网络舆情危机意识和处置网络舆情危机技巧的训练。尤其是加强对各种网络舆情危机的科学预测、研判和引导,形成一套完备的预防和处置网络舆情危机机制。

(二)把好信息公开关,积极消除社会负面影响。网络舆情之所以会迅速形成并快速扩散,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网民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因此,我们消防部队在处置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及时、客观、透明的信息公开,能最大程度消除突发事件所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促进事态向良性方向发展;而且对信息进行隐瞒或者迟缓公布,容易造成虚假信息流行,导致事态扩大升级,危及社会稳定。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一要坚持信息公开原则,做好突发事件的信息公开工作,要注重信息公开制度化建设,做到信息公开、内容规范、形式完善、及时高效,提高舆情处置工作的透明度,做到既不抵制公开,又不乱公开,对信息公开的程序、公开的内部审批权限、责任部门、责任人等做出明确规定,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二要精心策划信息发布方案。如不策划信息发布方案,就不能形成相应的舆论引导力,就会导致以讹传讹的谣言满天飞。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既要坚持“快报事实”,也要注意“慎报原因”,精心策划,掌握方法,把握方法。要有专门的领导把关,统一协调和把握发布口径,在信息发布上,要注意避免激发矛盾。

(三)把好舆论引导关,有效改变网民的视角和观点。要发挥专家学者的引导作用,从尊重网民主体需求的角度出发,针对网民极易受到权威左右的心理特点,多邀请知名专家和政府官员以真名参与网上讨论,强化正确的主导声音。同时,要发挥网上评论员的引导作用,组织参加网上跟帖和讨论,增强网上主流声音的力量。及时公开突发事件信息,减少信息沟通环节和信息噪音。通过提请政府门户网站,利用网络新闻、电子公告、网络论坛等形式及时、准确地发布突发事件的最新、最真实的消息,以此占据舆论的制高点,对公众进行正确引导。同时遏制谣言存在的空间,帮助公众正确认识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及其危害程度,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四)把好解决处理关,努力平息社会公众的情绪。相当一部分突发事件的起因并不复杂,而一旦经网上不恰当言论误导,矛盾就很容易被激化,使得事态扩大,事件升级。在处置中要坚持就事论事原则,不能匆忙定性下结论,要迅速将事件真相调查清楚,对于中心矛盾要做到既不扩大,也不缩小,围绕焦点问题开展工作、解决问题,努力维护稳定。

本栏目中的所有页面均系自动生成,自动分类排列,采用联索网络信息采集、网页信息提取、语义计算等智能搜索技术。内容源于公开的媒体报道,包括但不限于新闻网站、电子报刊、行业门户、客户网站等。使用本栏目前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