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新闻
8月12日23:30左右,天津滨海新区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9日14时,事故已造成114人遇难,64人失联,17000多户家庭房屋受到损害,30000多人受到影响。目前,救援救治、善后处置工作仍在持续推进。
一舆情热度走势
事故救援进展引发舆论持续高度关注,新的舆论焦点不断涌现,彻查、追责、信息公开的呼声持续高涨。此外,连续召开的前九场新闻发布会屡次诱发次生舆情,当地政府官员的危机处置能力饱受质疑。
艾利艾智库数据统计,截至2015年8月19日17时,此次事故相关新闻报道及转载共计48.6万篇,微博主帖共计292万条,微话题#天津塘沽大爆炸#、#天津港爆炸事故#等总阅读量超过40亿次,微信公号相关文章近3万篇。从舆情走势图可以看出,事发后舆情热度随即达到峰值;14、15两日舆情热度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祈福、反思、追责等声音见诸媒体与网络;16日李克强总理赴现场部署工作、慰问救援官兵,同日最高检介入爆炸事故调查,舆论信心有所提升,舆情热度逐步下降;19日,天津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首次出席第十次新闻发布会,各方关注略有回升,网民“追责”呼声明显,但事件总体热度已经回落。
爆炸事故引发全球关注。外媒高度重视、迅速反应,进行持续性多角度追踪报道。天津爆炸事故报道在13日、14日基本占据西方各主流媒体重要位置。15日,关注度有所下降,BBC、CNN等已将相关报道从首页位置下沉至相应区域版块。香港媒体则持续表现活跃,《香港商报》、《南华早报》、《苹果日报》等仍在首页重要进行报道。
境外社交媒体方面,天津爆炸事故在13日迅速登上热门话题榜,Twitter平台上,#Tianjin#以27万4千话题量排名第一。但至15日,#Tianjin#相关话题已从热门话题榜退下。
8月18日后,受泰国曼谷炸弹事件及天津爆炸事故本身新闻性衰减等因素,西方媒体对天津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关注度继续下降。
(注:外媒报道量数据系抽样调查美欧、港澳台20余家主流媒体,如CNN、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路透社、BBC、苹果日报、文汇报、南华早报等)
二舆论核心议题
1.境内媒体与社交平台
8月13日至20日,境内舆论场对天津“8•12”爆炸事故给予高度关注,媒体报道及网络舆论关注的议题主要集中在官方信息发布、事故损害及环境影响、事故责任、消防救援及赔偿善后事宜、涉事企业背景、媒体报道及网络舆论等七大领域,随着救援及调查的持续推进,每个领域的话题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
2.境外媒体与社交平台
截至8月20日,境外媒体与社交平台持续关注天津8•12塘沽爆炸事件。综合来看,外媒报道的焦点议题集中在爆炸伤亡人数、官方信息公开程度、涉事企业及官员的调查、官方干涉新闻自由、核心地区危险化学品处理及污染物扩散情况,以及遇难者家属、周边居民的安置、安抚、赔偿工作等方面。
三舆情整体特点
1.网络舆情热点复杂多元,新的舆论爆点不断涌现
此次爆炸事故引发各方高度关注。事发以来,救援情况、人员伤亡情况、事发原因、事件环境影响等成为舆论持续关注的焦点。此外,随着事故救援和善后处置的推进以及媒体和自媒体的持续挖掘,涉事企业及股东背景、政府监管责任缺失、周边居民要求政府回购房屋、当地降雨出现大量不明成分的白色泡沫等亦获得较高关注。此外,前几次新闻发布会由于始终无法回答公众关心的核心问题,也成为舆论“槽点”。从12日事件发生后,几乎每天都有新的舆论爆点涌现,舆情热度长期维持在高位。
2.境外媒体反应迅速,超越天津本地媒体
由于爆炸发生在北京时间23:30,受时差因素影响,外媒反应普遍快于国内媒体。爆炸发生后2个多小时,赫芬顿邮报即作出报道,路透社紧随其后。境外社交平台上,Twitter账户@MSimonTV于北京时间8月13日23:30发布“天津或因燃气站爆炸而起火”的新闻,账户介绍其为CCTV美国记者。
3.现场目击者成第一信源,微视频异军突起
在事故发生最初十小时,传统媒体尤其是天津本地媒体反应迟缓,现场目击者拍摄的爆炸发生时的秒拍视频则在互联网中流传,成为第一手信源,使公众了解到爆炸的巨大威力及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注重亲历者第一手信息源,也是西方媒体报道的一贯风格。CNN、纽约时报、美联社等媒体也在在爆炸发生后数小时内采访多位亲历者,以第一人称表达他们的感受和诉求,配以现场图片,给读者带来很强冲击力。后期,一些事件亲历者在微博微信中持续发布抢险、居民诉求等详细信息,获舆论高度关注。
4.新媒体及商业媒体深挖涉事信息,满足公众信息需求
在一些关键信息的呈现与深挖上,新媒体和商业媒体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前六场新闻发布会“掐断”记者提问环节,央视和天津电视台直播中断,澎湃新闻则通过视频、文字等全面还原发布会记者提问内容;财新网、腾讯网棱镜、上海日报无界等深挖瑞海国际“背景”,从只峰到董社轩到于学伟,逐步披露瑞海国际负责人,满足了公众对信息的需求。
5.外媒报道内容相对客观理性,较多引用官方信源,境外社交媒体偏爱引用微博、微信内容
主要外媒报道的事实部分如死伤人数,均援引中国官方数字。西方主流媒体持续对中国领导人就事件的表态和指示予以正面评价。BBC、路透社、卫报等媒体均在第一时间报道一名消防官兵在爆炸案发生32个小时后被救的消息,表达对救援工作的肯定。在报道环境污染隐患时,主要外媒多为客观报道官方公布信息及转载国内媒体采访内容,并未刻意渲染事态。
境外社交平台上,中外网络舆论场中信息互通现象尤为突出,境内社交平台上出现的热门内容会被迅速传递至境外社交平台,成为Twitter、Facebook的重要信源。第一手爆炸现场视频、“世界上最帅的逆行”、“我爸就是你爸”等热门微博吸引境外网民关注。
6.部分港台媒体报道偏负面,舆论导向恶劣
此类媒体尤以《苹果日报》为甚。《苹果日报》报道伤亡数量与中国官方不符,爆炸案次日,关于天津爆炸的新闻获3200余网民点赞,跟帖中充斥幸灾乐祸言论,引起大陆网民愤怒。苹果日报Facebook官方账户持续以负面视角关注事故。此外,有台媒指出有台湾记者采访受阻并被要求下跪,受到多方关注。
7.微信小圈群传播谣言,微博、知乎网民自发科普辟谣
事故发生后,出现诸如“消防员九个中队全军覆没”、“某千人小区无一生还”、“天津已混乱无序、商场被抢”等,通过“我爸是泰达医院急救医生”“我是现场志愿者”等制造亲历感,增加迷惑性与欺骗性,既混淆视听又制造恐慌。此类谣言多是先通过微信熟人关系传播,再被转发至微博平台,扩大传播。相应的,受境内外舆论场互通影响,微博、微信朋友圈的一些谣言也传播到境外,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
被上传至公共平台后,不少网民自发科普和辟谣,反而缩减了谣言生存空间。如知乎网友科普氰化物毒性,微博网民指出“美国德州化学品仓库爆炸,飞机参与灭火,无人伤亡”视频系嫁接拼凑,批评以造谣方式美化外国贬低我国的行为。普通网民的自发辟谣和科普走在了官方前面,这一方面对澄清事实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凸显出政府失声和责任不到位的尴尬处境。
8.网络祈福内容减少,“正能量”让位于反思与追责
13日,消防员“逆火而行”“我爸就是你爸”等英勇形象感动网友,网络祈福、点蜡烛等见诸网上。但随着媒体披露消防指挥失误、编外消防员失踪、安监部门不作为等内容,拒绝感动、拒绝“正能量”,要求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声音增多,显示在移动互联时代,经过历次灾难事故洗礼,公众对突发舆情的认识更趋向理性。
四下一阶段舆情风险研判
随着时间推移,事故舆情热度将消减,下一阶段可能出现的热点问题有:
1.事故追责与制度改进是当前舆论的主要诉求
国务院虽然决定由公安部牵头组成事故调查小组,但事故牵涉范围广泛,调查进程将会是一个漫长过程。在调查结果公布前,媒体与网民可能持续进行“扒粪”行动。如果追责力度未能满足公众诉求,可能会引发不满情绪。
2.后续赔偿金额高、难度大、周期长,线下工作很大程度上决定舆情走向
此次事故后续赔偿牵涉到遇难者家属、周边居民、受损企业包括外企、保险公司等,范围广、赔偿金额可能创历史最高,工作难度极大。一旦对赔偿处置不满,遇难者家属及附近居民可能采用更激烈方式表达诉求。
3.有毒物质衍变扩散或滋生恐慌情绪
18日突降暴雨,事发地周围出现大量不明成分的白色泡沫。“有毒物质”“神经性中毒”等说法经主流媒体报道后引起舆论恐慌,虽有媒体或专家紧跟辟谣,但消极影响短期无法消除。官方至今未公布完整的爆炸物质名单,加之前期政府在信息发布中的诸多工作漏洞,导致不信任的声音较多,未来可能再次出现有关污染物乃至剧毒物质蔓延的谣言,造成社会恐慌情绪或抢购风潮。
4.“逼捐”“善款去向”等次生舆情涌现
部分企事业单位采取“下通知捐款”,遭批令公益“变味”,为涉事企业买单、替政府“背锅”等质疑遂起。受郭美美事件等影响,公众监督善款使用的意识较强,要求善款收支透明,反感绑架式捐款。
5.邻国不良影响受关切,各国应急反应对比或成报道热点
相关国际组织或关注事后环境污染问题,媒体尤其是境外媒体将会关注爆炸后散落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是否会对邻近国家造成不良影响。同类型事件各国应急反应及处置方式对比或成关注焦点,例如将中国处理工作与日本核泄漏、波士顿爆炸处理工作相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