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智库:新媒体语境下调查性报道的新发展(3)
2015-08-06 10:52:00  百度   [查看原文]

2)单次报道向循环报道转变

传统调查性报道传播次数有限,多为单次报道,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报道可能会在单次浏览后被遗忘或忽略,其影响力是十分有限的。而新媒体平台则可以使信息滚动传播、循环报道,无论何时打开网络进行搜索便能轻易获取所要了解的信息。同时,一个关系人民切实利益的事件会通过新媒体让更多人关注,从而引起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新媒体语境下记者与新闻当事人、知情人除了是互助关系,也存在着一种“竞争“关系,媒体要想站稳脚跟,就必须将新闻事件进行循环报道,印上自己的标签,从而保证自身的影响力。

三、前景分析

新媒体语境下的调查性报道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来源广、内容大众化、受众参与度高等特点,同时在新闻生产和传播方式上产生极大的变革,生产的公开化、合作化、传播的分散化都为报道影响力的提升提供了条件。新媒体为调查性报道带来的优势是不容忽视的。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传播方式由于起步较晚、发展还不完善也存在着自身的缺陷,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来源广,受众参与度高同时可能带来的是消息的冗杂及网络舆论暴力。在新媒体语境中四面八方的消息蜂拥而至,这些信息之中存在着一些虚假或者诽谤的因素,而记者和媒体在这种环境中扮演的角色相对于信息的收集者更应该作为鉴别者,把真正有价值的信息筛选出来作为支撑调查性报道的证据。另一方面,由于受众文化水平、个人素质等方面的差异,新媒体时代调查性报道很容易成为群情激“愤”的导火索,特别是在涉及某些政治敏感事件时就更需要记者引导舆论走向。调查性报道需要揭露政府、社会的阴暗面但前提是不能损害国家、人民利益,在此基础上才能达到其目标。

2、新闻传播的分散化、内容的碎片化在扩大传播范围的同时也容易造成思想深度上的不足。由于篇幅被限制在一定字数以内,要求记者用最简练的话语叙述事件,这就会造成一些报道环节的缺失,甚至思想深度浮于表面,并没有揭示其本质。另外公民作为报道的生产者更不能揭示深层的现实。事实上,现阶段大多数公民仍只是信息的接受者,而非生产者,对于一些涉及政府、制度等层面的调查仍需要记者完成。记者必须平衡好“速度”与“深度”之间的关系,既保证调查性报道传播的时效性又要保证其思想深度。

结语:当前新媒体语境下新闻调查报道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尤其在新闻生产和传播方面实现巨大的变革,尽管新媒体仍存在一些缺陷,但不可否认未来新媒体对调查性报道的作用将愈加重要。它不仅促进了新闻生产的“去中心化”、受众参与度提升,也有利于记者形成“职业共同体”,维持互助合作关系,从而促进新闻事业的发展。

注释:

①吴果中,胡琴:《微博语境下新闻报道路径选择和模式构建——以调查性报道为例》,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2期,第141页.

②(美)威廉.C.盖恩斯:《调查性报道》(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8页.

本栏目中的所有页面均系自动生成,自动分类排列,采用联索网络信息采集、网页信息提取、语义计算等智能搜索技术。内容源于公开的媒体报道,包括但不限于新闻网站、电子报刊、行业门户、客户网站等。使用本栏目前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