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络低俗语言的使用现象
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使每一个网民都充分掌握了话语权,社会表达不再表现为一元态势,而呈现出多元共存的特征,互联网带来了话语权平等、去中心化、权威解构,同时也使得社会负面情绪、文化粗鄙现象经由网络放大,检视网络语言环境中低俗语言的使用,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现象。
(一)以情绪发泄为目的的网络谩骂
只要不带偏见,没有人能够抹杀互联网上公众发言的正向意义,每次公共事件,来自互联网的舆论监督都让人感叹社会良知的存在,每次自然灾害,来自互联网的爱心传递都让人体会社会互助的温暖。然而互联网发声中也存在谩骂淹没讨论主题,流言裹挟公众义愤的情况。有网民感叹当下的网络舆论逻辑:“警察和平民,警察错;城管和小贩,城管错;公务员,和谁冲突都错;官员,逢事必错;两个普通人,有钱的一方错;医院和病号,医院错;男人和女人,男人错; 两个开车的打架,开好车的那个错。”
面对碎片化的互联网信息,部分网民在不深入了解事实的情况下,将情绪性的谩骂宣泄向公共空间。官员、城管、专家、医生、警察成为所谓的互联网“黑五类”,在历次公共事件中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放狠话、下“狠手”,因其虚拟性、匿名性而变得更为轻易。
回顾近年的互联网舆论状态,部分网民以情绪宣泄的语言混淆美丑、颠倒黑白的情况多次出现。对官方慈善事业的丑化,对公共管理政策的反制。2012年重庆雷政富艳照门事件、2014年郭美美被批捕之后,网民言论受到部分网站噱头引导,出现夸大事实、恶意歪曲事件的恶意言论。
近日,北外副教授乔木微博举报主持人何炅吃空饷一事,本来以何炅正式辞职良性收场。然而举报人却遭到网友辱骂、攻击和人身威胁,仅仅是私信就收了280页。 新浪微博上#北外乔木滚出北外#的侮辱性话题,阅读数就有861万,帖文近5000条。部分网民不以事实分析为基础,对举报的质疑就连绵不绝,举报动机论、借机炒作论、看人眼红论、虚伪找茬论等等不一而足,而每一种质疑之后,无不以情绪宣泄谩骂为主,部分网民更是极尽侮辱之能事,对当事人双方的家庭成员展开攻击。
表1 乔木举报何炅吃空饷后新浪微博话题数量
(注:截止到5月28日 数据来源:新浪微博)
(二)以恶意中伤为手段的语言暴力
在互联网的语言使用中,低俗语言暴力的社会危害性最为突出。无论打开贴吧,还是微博,在时事热点的网民评论中,随处可见侮辱性词语,这些评论并不提出与事实辩驳的论点,也不以逻辑为根本。
2013年年末,一名广东陆丰少女因被怀疑盗窃而遭遇网民围攻,各种性侮辱语言对这名少女造成极大压力,终于使一个年轻生命选择了自杀。2014年11月,四川泸州一名少年因感情受挫而在微博中声称自杀,跟评中不仅有各种辱骂,“不行博主必须死”等恶意评论不在少数,最终这名少年因未能及时救治而身亡。
在近期的云南导游辱骂游客事件、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上海女教师撑伞事件中,网民通过“脑补”情节以补全自己认定的事实,进而对当事人进行各种低俗谩骂,对当事人而言,这可能会是一生的心理阴霾。由此可见,部分网民在互联网的虚拟空间中,将自己的现实压力、生活不满情绪转变为恶意中伤的暴虐释放,对网络语言空间产生严重毁伤。
(三)以粗鄙低俗为个性的网民表达
随着互联网与现代生活的联结,网络语言不断丰富,一些汉语中的词汇被重新发现,并被赋予更为多元,更为形象的意义。“囧”这个原本代表光明的字,在网络上却被赋予了无奈、叹息的意义,网民不再紧绷神经一本正经的说话,各种网络段子和创造性词语的使用,凸显了言论自由与社会包容的进步。
另一方面,现实社会的粗鄙、市侩也在互联网上蔓延开来,并经由网络再创造,如野草一般疯长,论坛、微博、微信中广泛应用的“撕逼”“装逼”“逼格”等污言秽语着实污染了语言环境的清洁。部分公众人物,意见领袖也有推波助澜、以粗鄙低俗为个性的表达之风由此更为泛滥。在网络信息的海洋中,部分网民认为措辞平淡就无人问津,不能彰显个性,而种种隐喻身体器官的语言和变体,似乎显现出创造的智慧和表达的叛逆。然而“黑话”、“粗话”、“下流话”横行,绝非网络空间之福,更不能作为表达自由的象征。此类不是脏话的脏话,不断将话语容忍提到新的层次,有时文质彬彬的网民也会带着某种捉弄的快感参与使用、转发、以此与其他网民“同气相求”,从而实现社群心理的共同认知。
四、文明理性应是网络言论根基
网络语言环境应该拒绝低俗化,这不是要求社会对粗话脏话的极端去除,口语中部分词语的意义随语境、语气而转移,在不同人、不同语境的表达中褒贬极不相同,有时甚至是亲近的含义,但网络语言是固定后的“屏幕语言”,其低俗化的呈现显然让受众不适。网络语言低俗不仅扰乱了交流的善意、崩塌讨论的平台,其与现实社会的粗鄙、戾气彼此裹挟,也对社会整体情绪产生负效应。
网络语言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应给予更多疏导和教育,暴戾、低俗的网络词语应予批评,而“给力”“点赞”等积极向上的词语也应获得社会肯定。互联网作为现实社会的延伸和投射,净化网络语言不能脱离社会治理,幻想打造网络语言的“无菌玻璃房”。严肃的文本教育、公认的文化认知、共同的社会操守、严格的约束机制,唯有如此能实现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正向联动,促生网络语言的健康革新,让低俗语言日渐淡出,让文明优美回归生长。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出品,执笔:主任舆情分析师陈晓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