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内涵需界定
2015-06-01 03:41:00  百度   [查看原文]

日前,复旦大学110周年校庆宣传片涉嫌抄袭,引起网络舆论广泛关注。有人把这种舆论压力等同于一种网络暴力。与此同时,宣传片制作人受到网络人肉。那么,究竟什么是网络暴力?

“认定是抄袭”和“怀疑是抄袭”是有区别的。一些媒体的相关质疑,有其合理之处。如果把这种正当的舆论监督说成网络暴力,就有偷换概念、为人背书之嫌,更漠视了媒体和公众的监督权利。但同时也应看到,表达质疑不是宣泄情绪,舆论监督也不能动辄动用“人肉搜索”的武器,肆意伤人隐私。网络人肉搜索才是赤裸裸的网络暴力。

对校方而言,不把舆情当“敌情”,不以对抗心态看待舆论监督,才能让“抄袭门”成为改变的契机;对媒体和公众来说,不让质疑越出理性边界,不让监督演变成网络暴力,才能让舆论监督更好发挥推动进步的作用。

本栏目中的所有页面均系自动生成,自动分类排列,采用联索网络信息采集、网页信息提取、语义计算等智能搜索技术。内容源于公开的媒体报道,包括但不限于新闻网站、电子报刊、行业门户、客户网站等。使用本栏目前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