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网友曝出一组据称系学生出游给老师打伞的照片,并引发热议。
查看往期舆情周报
<<
>>
根据中国教育舆情监测系统显示,本周(5月4日-5月8日),“学生给老师打伞”的话题成为舆情热点。围绕此新闻设置的舆情,正面信息占5.95%,负面信息占28.91%,中性信息65.14%。其中,信息来源方面,论坛的信息来源以76.47%排于第一位。
霸气女老师
5月3日,“一小学生春游为老师撑伞”的三张图片受到家长们“围观”和热议。4月30日18时许,网友@hellhell贴出一组学生给老师打伞的组图称,“现在的老师也真是牛了。”这组图片共三张,显示一位导游正带领一队学生观光,队伍后方背着书包的一短发男学生则在给一名戴墨镜的长发女子撑伞,该女子戴着墨镜。随后女子坐在长椅上,男学生依然为其撑伞。5月4日,“小学生为老师辛苦打伞,女子表情全程霸气”被顶上微博热门话题榜,并引起媒体关注和报道。
对此,有家长评论:“多懂事的孩子”;也有家长认为:“这老师装大了”。然后,舆论围绕小男生是自愿为老师撑伞,还是老师逼迫孩子为自己撑伞,进行猜测。在事实待进一步证实的过程中,舆论不仅给予老师很大的负面压力,也对照片中的学生进行嘲讽。对于究竟是“溜须拍马”还是“尊师重道”,舆论热议。
5月5日,据人民网报道,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回应称,经调查,学生为教师打伞一事属实,该局责成学校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涉事学校同日回应称,经初步了解,当事教师平时与学生关系较为融洽,当天学生为其打伞时未提出异议。学校已经对此提出严肃批评,当事的老师也认识到这个行为是相当不妥当的,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做了深刻的检讨。
事件关注度分析根据中国教育舆情系统数据监测显示,自2015年5月2日起,对此事件进行跟踪,至2015年5月7日本话题共捕获到话题信息54341条,根据当前筛选条件,发现事件相关信息49820条,其中负面信息12372条。5月6日的新闻关注度达到高峰。
观点 “打伞事件”,究竟是不是“小题大做”?
据舆情系统监测的数据,此事件捕获的话题信息高达五万多条,远超许多教育新闻。为何此事件引起全民关注呢?因为事件爆料于网络,具有网络时代的特征,只要演化成为一起公共事件,立刻会引发网友的关注,并站队表态,按照各自的兴趣点,衍伸出不同的话题关注点,往往话题激烈、升级得快,热炒到对事件直接产生威慑力,倒逼当事方表态,甚至有可能影响当事方的主管部门的立场。正如舆论发酵以后,教育部门的处理以及当事教师的哭诉认错了。此女老师已经被网络称为霸气女老师,带有调侃和嘲讽之意。
从网上搜索“打伞”的词,最多的是官员下属给官员打伞,其次就是学生冒雨表演,领导撑伞观看。这很容易引起社会等级观念、不公平地位的联想。 话题也往往和社会焦点有关。比如,映射的“尊师重道”还是“溜须拍马”?学生是不是主动给老师撑伞?这是礼貌还是奴性,这老师是否会受到处罚?最后,舆论的讨论点落到“此事件是否应该小题大做”上。
在很多持有社会观点的旁观者看来,这是官腔式的师尊,是马屁式的迎合,是人与人之间不健康、不平等的关系,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进步。有的舆论要求“学校赶紧,应该通报批评,以正效尤!”“人肉搜索,让她曝光与大众。现在的老师就是嚣张呀!”所以,他们从他们的角度理解,那算是大事。
认为这件事不应该小题大做的原因主要是,在不确定伞下的女教师当时包括身体状况在内的具体细节前,仅凭一组照片、几张表情,就对这位女教师口诛笔伐,这是不客观的。或许在这位小学生看来,给老师打伞遮个阳,实在是太简单不过的事情了。或许他的父母为此觉得孩子懂事了。所以,从这角度理解,那算是小事。
从越演越烈的网络舆论监督而言,能够形成舆论话题的小事都会成为大事。
"小学生给老师打伞”的事件观察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学生给老师打伞又怎么了?难道不可以吗?过去我们对老师还要动辄叩拜,这又算得了什么?此事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目前特殊的阶段,以及特殊的文化。其中,我只说和教育关联的一点,我们不要把孩子顶在脑袋上,四中校长刘长铭说得非常好,把孩子摆在第一位,等待你的多半是悲剧。但可惜的是,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把孩子摆在第一位。
在日本曾目睹一群小学生在地铁上席地而坐,但没有一个人去坐座位,即便座位是空着的,问原因,有一个说法就是,大人们工作一天更辛苦,座位应该留给他们。我还记得小时候,我们小孩子在正式场合,是不能入席的,但是现在,孩子是所有的中心了。
给老师打伞,撬动了其他神经没关系,千万不要是因为撬动了这方面的神经。如果多数孩子都知道,也会给老师打伞,我相信,他们会更健康,而不是现在如此多的噪音所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