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4月,安徽反腐步伐明显加快,数十名官员因违纪违法被立案调查或被公开通报。中纪委百名“红色通缉令”中首名外逃人员在合肥落网,安徽境外追逃首战告捷。
反腐进入胶着战和攻坚期,固化反腐战果,还需厘清权力边界。本周,安徽省委出台多项规定压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将制度反腐进一步具体化。
纪委书记监督不力被问责
4月10日,芜湖卷烟厂厂长王龙明接受组织调查;4月13日,霍山县财政局局长翟恩恕接受组织调查;4月27日,淮南市潘集区区长潘奇志,安徽省佛子岭水库管理处副主任陈丛林(副处级),六安市水产局局长郭敏(副处级)同时被省检察院宣布立案调查......
这边忙着拍“蝇”,那边又开始部署打“虎”。4月14日,六安市经开区管委会原主任周耀被开除党籍和公职;4月23日,黄山市政协副主席覃金平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覃金平不仅是今年安徽第三个落马的副厅级官员,也是黄山市今年落马的第三个处级以上官员。
因官员落马较多,媒体将黄山市、淮南市和安徽省广播电视台并称为近期安徽反腐的重灾区。4月20日,《财新周刊》刊发长篇报道详细披露了安徽省广播电视台腐败窝案内幕,不仅摹画了张苏洲的“独立王国”,还透露了赵红梅被带走时的一些细节。
上述落马官员中,有的是地方和单位“一把手”,有的虽是副手却位高权重。在这些地方或单位,无论是党委书记的主体责任,还是纪委书记的监督责任,都存在一定真空。
“各级纪委对同级党委的监督顾忌太多,无论是地方纪委、派驻机构还是企业纪检机构,很少有发现和报告同级党委问题的。有的地方出现系统性、塌方式腐败,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严重缺失。”4月27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刊文称,近日,中央办公厅印发“三个《提名考察办法》”就是想从根上解决党委和纪委监督不力的现状。
监管不力显然要付出代价。4月27日,安徽省纪委通报了七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三十条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祁门县公安局纪委书记郑学军、贵池工业园区原纪工委书记钱胜宏因不认真履行监督责任受到党内处分、调离岗位,这也是安徽省贯彻“两个责任”以来,首次有纪委(检组)书记被公开处理。
为了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近日,安徽省委常委会研究通过了《安徽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题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考核办法(试行)》等三个办法,将“两个责任”考核百分制量化,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依据。
从“打虎拍蝇”为主的反腐,转向法治轨道上的制度“防腐”,安徽已迈出坚实步伐,但仍有很多路要走。
舆情热点事件不要煮成了“夹生饭”
厘清权力责任并非难事,但只要牵涉到利益,很多人便学会了打“太极”。
合肥“320”黑飞坠机事故过去月余,调查结果为何迟迟不公布?和县一位农妇高速公路施工现场被碾死,群众久拖不决的诉求解决了吗?安徽省农科院副院长“PS艳照门”事件调查结果啥时出炉?合肥市区道路塌陷,现场殴打记者的不明人员身份咋成了迷?
本周,围绕上述多起舆情热点事件,各路媒体展开了密集追踪,遗憾的是大都没追到结果。新媒体时代舆情应接不暇,媒体需要报道的公共议题太多,公众对于舆情热点事件关注的精力有限,这带来了新闻监督焦点难以克服的“散光现象”。
舆情发生时,大众围观,地方政府或部门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表态调查、追责。事后,舆论焦点转移,公众淡忘,新闻被拖成了“冷”闻。当初的表态者又玩起了隐身,打起了“太极”,寄希望于公众视线转移,不了了之。
舆情热点事件屡屡被煮成“夹生饭”,成为“烂尾新闻”,其根源就在于某些当事者特别是权力部门对民意的傲慢和对责任的淡漠。“媒体作为社会的守望者,其职责是暴露问题;至于如何查、查到什么程度则是相关部门和当事者的职责。”新华网认为,一旦“太极拳”打败了“三板斧”,“拖字诀”胜过了“回马枪”,最终将损害公众权益、损害政府公信力。
在一些追踪回访报道中,媒体总会遇到“你不要找我”“不知道这事”“这不归我们管”“你找宣传部吧”等回复,面对这些“常用语”,公众常感到各种无奈。
“‘烂尾新闻’的背后隐含双重责任:热点事件本身的问题责任;让热点事件‘烂尾’的责任。”长期追踪“烂尾”新闻的新华社也经常碰到“软钉子”,“对于那些擅长糊弄公众,制造‘烂尾新闻’的直接责任者要进行问责。”
“要让‘烂尾新闻’从追踪走向追责,需要媒体监督力度的新突破,比如,通过把制造‘烂尾新闻’的责任主体纳入监督追踪的对象,挖掘‘烂尾新闻’背后更大的新闻价值,通过新的‘示丑’来驱动新老问题一并解决;”中青报评论认为,“烂尾新闻”成为“烂尾”,应该倒逼问责机制进一步完善,避免监督与问责之间的断裂。
其实,在对待舆论监督方面,安徽省早就出台过多项规定,比如,2012年7月,《安徽省贯彻落实〈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实施办法》规定的七种问责情形中,就有“新闻媒体曝光的事项”;2014年2月,安徽省检察院和安徽省公安厅均出台相关规定,凡被“新闻媒体曝光的案件”都将启动问责程序。
严规之下,依然有人不以为然,说明规定还未得到很好地执行。避免舆情热点事件被煮成“夹生饭”,除了媒体继续追踪外,关键还要靠快速问责,要以实际行动兑现政府承诺,赢得民心、提升自身形象。
遏止道德滑坡应从重建信用开始
面对险境,是挺身而出,还是绕道而过?老人摔倒,到底是扶,还是不扶?邻里纠纷,是退让三尺,还是出手报复?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选择题。
近日,合肥一小区内多辆汽车被人划伤,监控表明,划车的是该小区居民许某某。许某某因是安徽省宗教局一名副厅级退休干部,其报复小区车主的行为立刻引发舆论谴责。
舒城初三女生小何骑电动车上学,见一老太摔倒忙上前搀扶,不料老人一口咬定是小何撞了她,交警反复勘查,终还小何清白。4月21日,老人伤愈出院时,小何不计前嫌,带着家人向这位经济困难的老人捐款千元,此举在舆论场上引发巨大争议。
4月17日,合肥街头一家银行门口,一位女子将从银行取出的4万元现金刚放到电瓶车踏板上,就被从后面赶来的男子抢走。紧急时刻,数十位路过市民挺身而出将男子当街擒获。
古有“退避三尺”,今有老干部报复划车,巨大的反差引发人们对社会道德恶化的担忧;小何被冤不计前嫌,以德报怨有人赞许,也有人觉得不值得提倡;面对劫匪,数十位市民挺身而出,出手相助,传播了“正能量”,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明高度......
近年来,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的话题,常常引发网络“围观”。特别是政府部门的一些不守信行为更是带坏了社会风气。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一份蓝皮书称:“逾七成受访城市居民不敢相信陌生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俊秀认为,当下中国的社会信任处在这样的状态:人际不信任扩大化,群体间不信任加深、固化,社会不信任导致社会内耗和冲突加大。
如何重塑社会道德,重建社会信任?中新社引述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的观点认为,应强调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责任。“中国共产党管好8000万党员,将有助于整个社会风气向好;这条路虽漫长,良好的起步给人希望。”
“党风决定政风,政风影响民风”,新华网认为,重塑道德需要自上而下推动,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应重点抓住“推动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信息公开和有效的舆论监督”,“打击背信、失信的组织行为和个人行为”。
(选自5月6日《网络舆情》内参安徽版第16期 作者:李阔)
(原标题:一周舆情综述:媒体勾勒出安徽近期反腐三大重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