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研究服务于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三个向度
2015-03-06 08:59:00  百度   [查看原文]

作者: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 于家琦

丰富本土政治学概念

近年来,中国政治学界越来越意识到整理开发本土政治学核心概念的必要性,强调用中国话语讲清楚中国实践。

作为舆情研究最基本的概念,舆情是一个充分体现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词语。“舆”字在春秋末期出现,原指车,后与“人”连用,意为“众人”。“舆人”之后又出现了“舆人之诵”、“舆人之议”等词语,表示一般百姓的意见、言论。据查,“舆情”一词最早出现在897年唐昭宗的一封诏书中:“朕采于群议,询彼舆情,有冀小康,遂登大用。”此后,“舆情”一词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加,《四库全书》中共出现1100多次。这些用法体现了舆情的两层含义:其一指民众的情绪,表现为“舆情欢载”、“舆情震骇”等;其二指民众的意见和愿望,表现为“察舆情之向背”、“俯徇舆情”等。近年来,“社会舆情”、“网络舆情”等词多次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中。

虽然国内学界目前对舆情内涵的界定各异,但基本认为舆情的核心在于民众的意见、态度等,与中国历史上对舆情的释义相符。广义舆情指民众的态度;狭义舆情则将其限定为政治指向性的民众态度,和政治学中的政治态度是一个范畴,但更侧重于普通民众的政治态度。因此,适时地将对民众政治态度的研究,转变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舆情研究,不失为建构中国特色政治学话语体系的重要策略。

除了舆情概念具有本土特色之外,从舆情现象中概括抽象出的理论和方法也有助于丰富中国政治学研究,比如舆情表达方面的研究。舆情表达是政治过程的起始。从中国舆情表达的主体看,制度内的表达主体数量多且地位高、真正民间社团性的主体很少;从舆情表达渠道看,新媒体表达渠道相对发达,而体制内传统表达渠道的功能发挥不充分。这些特殊性所形成的舆情现象和规律需要政治学加以关注,比如网络舆情与舆论相互转化所形成的“舆情雪球”现象对于解释公众议程对政策议程的影响,“舆情支持与舆情危机”对政治稳定和合法性研究的延展,党和政府建立的“社会舆情汇集分析机制”对中国政治沟通理论和制度方法的初步总结,以及日趋兴起的舆情指标和预测预警研究对政府绩效评估和公共管理提供的技术支持等。

增强政治学大众化色彩

综观西方政治学研究的发展,政治学的枝繁叶茂需要在学科的哲学化、科学化和大众化三个层次上展开,三者共同发展才能促使政治学学科体系趋于完整。政治学哲学化是基于学术理性的考量,注重挖掘政治目的、政治价值;政治学科学化是在实践中验证政治理想的可行性,注重对政治问题的科学分析;政治学大众化是将政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民众的语言,引导民众积极有序地参与政治活动,提高政治活动的技能。

中国政治学在这三方面都需要深入研究,政治学大众化尤其紧迫。实践中,政治学理论的公众关注程度相对较低,政治学与经济社会活动的创新性对话方式相对稀缺。因此,在进一步加强学术规范建设的同时,中国政治学需要构建“公民政治学”,致力于向普通民众传授公民政治理念与常识、公民政治权利及维护、公民政治参与和与政府对话的基本技能等内容,积极引导公众走进政治学,协力推进社会建设。

在促进政治学大众化方面,舆情研究的优势明显。舆情研究关注民众和政府的相互关系,在强调尊重舆情、规范政府行为的同时,也包含了注重民众责任、引导民众有序表达和理性参与的学科职责,提倡和平对话的协商途径,避免过激冲突的群体性事件和民粹主义倾向。民意调查是舆情研究的常用方式,它一方面是一种公民参与机制,使人们讨论的社会问题更容易形成清晰的民众意见,提高决策者有效把握社会政治心理、科学优化政策体系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能在公共关系中为民众提供信息、影响媒体报道与公众议程,潜移默化地影响民众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培养民众多视角地关注公共事务,从而塑造民众的理性参与意识。

本栏目中的所有页面均系自动生成,自动分类排列,采用联索网络信息采集、网页信息提取、语义计算等智能搜索技术。内容源于公开的媒体报道,包括但不限于新闻网站、电子报刊、行业门户、客户网站等。使用本栏目前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