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聚焦:公开索礼教师被撤销教师资格
2017-11-19 02:02:04  中国教育   [查看原文]

因教师节未收到礼物,黑龙江省依兰县高级中学女班主任教师冯群超课堂之上公开索礼谩骂学生,此录音让舆论哗然。

查看往期舆情周报

<<

>>

12345

根据中国教育舆情监测系统显示,本周教育相关舆情正面信息35619条,负面信息91059条,中性信息76080条,负面信息量远高于正面信息量。总体信息量于9月15日达到高峰,负面信息量从9月14日起到9月17日持续地拉升,到9月18日略微回调,负面信息量仍保持于16884条。本周,“教师公开索礼”新闻迅速地成为舆情热点。

教师公开索礼

9月12日,微信朋友圈、贴吧等爆出一个消息:哈尔滨市依兰县高级中学高二年级十七班班主任冯群超因为教师节学生没有买礼物,训了学生足足一节课,并因此怪罪班长组织送礼不利,当场重新选拔。随后,全班同学现场集资,为老师补礼。“人家别的班老师都买了,咱们班没买你说我丢不丢人”“咋的,把我不当回事儿啊?”等等,这段录音是由冯群超班级同学在课堂上录制,并由一位对此不满的家长向媒体举报而被披露的。对此,全国许多媒体争相报道。

9月14日,记者从依兰县教育局获悉,事件发生后,依兰县教育局立即查证,该情况属实。据记者获取的通报显示,经依兰县教育局党政班子会议研究决定:责成依兰县高级中学教师冯群超将所收受的礼品、礼金全额退还给学生;撤销其班主任职务;停止教学工作;并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同时,给予负有领导责任的依兰县高级中学校长宿金来行政记大过处分。

9月15日下午,当事教师冯群超通过媒体向学生、家长以及公众公开道歉。依兰县教育局制定了有关师德师风建设的4条措施。

事发后,该班以全体学生签名的形式为老师向教育局“求情”,称其班级在冯群超的带领下“一直是红旗班”,请求教育局不要撤换班主任。据媒体报道,学生透露,学生给老师送的礼物是6箱牛奶,共计花费380元。“6个老师,每个老师一箱”。

人民网哈尔滨9月18日电:此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哈尔滨市纪委监察局按照市领导要求立即组成专案组,会同哈尔滨市教育局、依兰县纪委开展了调查。经查,9月10日,依兰县高级中学高二年级十七班班主任冯群超,上课时公然向学生索要教师节礼物,对学生进行辱骂。随后,学生班长组织同学集资,花费296元购买了6箱牛奶,分别送给了冯群超等6名授课老师。9月17日,依兰县教育局依据相关规定,给予冯群超撤销教师资格处分,清除教师队伍。依兰县纪委给予依兰县高级中学校长、党总支书记宿金来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处分,依兰县委组织部免去了宿金来校长职务,依兰县教育局党委免去了其党总支书记职务。依兰县纪委给予依兰县高级中学负责师德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王洁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同时,哈尔滨市纪委监察局决定对责任人依兰县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张振宇,依兰县教育局党委副书记陈凯文,依兰县教育局纪委书记张市委,分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经哈尔滨市政府批准,给予依兰县分管教育工作的政府副县长田芳行政警告处分。哈尔滨市纪委对依兰县纪委书记丁长林进行了诫勉谈话,责令依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作出了深刻检查。

本周,关于“教师公开索礼”的新闻,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广泛热议。随着“教师公开索礼”录音被不断转发,新闻日益发酵,对于师德话题的讨论一度走热。根据中国教育舆情系统数据监测显示,自2014年9月12日至9月19日,对此事件进行跟踪,共发现网络信息47,681条,共有257家媒体进行转载或发布。

事件关注度分析根据中国教育舆情系统数据监测显示,2014年9月12日到9月19日,主要信息传播平台为新闻;9月14日和9月15日都处于话题的高峰期。并在2014年09月15日达到事件传播的最高峰,信息传播量为18,635条。

近日舆情评价信息统计(2014-09-16-2014-09-19)中国教育舆情系统共监测到舆情信息6042条,其中负面信息共1985条。9月18日、9月19日信息量和负面信息量都到达高峰,关注度很高。

近日负面信息分布图

近日负面信息走势图

近日舆情信息来源分布

观点一

舆论分支众多,聚焦于“事出有因能否理解”哈尔滨依兰县“教师”教师节未收到礼物发飙骂学生的录音经过转发以后,舆论开展各种评论。一,不少网友对这名教师有违师德的索礼和谩骂两种行为表示难以理解和深恶痛绝,公然以索礼来教育学生,质疑这样的价值观会培育出什么样的“人才”?认为对于严重违反师德的行为要“零容忍”,一定要清出教师队伍,这种观点既是对个案的谴责,也是对长期以来存在于教师队伍中不正之风的痛恶;二,从新闻所报道的当事教师言论中可以看出其索要礼物并非只为自己所有,而是为自己班的其他任课老师所“争”。网友认为事出有因,此老师考虑到丢面子的同时,还担心任课老师会不会因此不好好地教他们班。认为当下社会盛行的面子情节和送礼歪风应该是事件的主因。对于老师的行为能够给予一定程度的理解,不宜处罚过重;三,有网友认为,我们应当反思社会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已经影响到校园的社会“潜规则”;四,有网友发表批评教师队伍的言论、提出教师节存废的讨论;五,网民分析教师谩骂学生公开索礼不仅折射出当今社会送礼成风的不良现象,还暴露出依法治校等严重问题。网民建议,一方面要尽快构筑师德建设的惩防体系,反思关于师德建设等更多的内容。包括选拔考核教师的标准,加大关注教师继续教育的力度。另一方面必须完善家长监督制度。具体观点罗列如下:

关于“会来事”的教育影响

【金鑫警】这位老师撤了班干部的职,我认为该撤职的应该是这位所谓的老师。师都变坏了,徒还会好吗?

【九州狐】让班主任如此操心的人就不配做班长,还说要重新选班长,言下之意就是想让下一个班长明白今后应该怎么“会来事”,不知道冯老师怎么好意思接受又怎么好意思分发到任课教师手里的。

【许建忠】老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更重要的是要教授学生做人处事的道理和立身立业的可贵品质。但冯老师这样满嘴污秽、把违背社会基本法律准则和道德准则的行为作为“仁义道德”、大谈“人性”的老师,已没有了做人的基本底线,丧失了作为教师的最基本的资格。跟着这样的老师修习人生之课,真的不知道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会走向何方。

事出有因能谅解

【王学进《教师索礼骂人事出有因》】录音显示,冯老师并非是为自己向学生索礼,而是代向科任教师索礼。她为何急?我同意知情人士的推测,教师节当天该班学生未给其他科任老师送礼物,“可能是科任老师说了什么,让冯老师没面子。”不仅如此,作为班主任的她,还有更深一层的担忧,即科任老师今后教他们班时可能不会像教其他送了礼的班级那样上心,由此影响教学质量。

教师节送礼收礼并非只是一个师德问题,而是事关学生成绩、平行班考核、教师竞争、教学质量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要禁也须与推进教育评价机制和改革应试教育体制同步进行。

【王磊《读懂索礼骂学生班主任的“委屈”》】在这位班主任看来,甚至在很多人看来,教师节,学生给老师送礼物,是应该的。这当中的原罪,绝不仅仅是一个班主任的问题。不铲除滋生这些潜规则的文化土壤,要求教师队伍“独善其身”,难;撤职、行政记大过处分可以消除公众的怨气,但要消除这位班主任心中的怨气,估计也是难。

事出有因的理由不能谅解

【九州狐】有人试图为她找到这般做法的客观原因,在我看来,这种解释很牵强,因为,大家都做的事情未必就是可以做的事情。尽管索礼发飙的教师是极个别的,但是,这样的负面形象的影响十分恶劣。教师索礼发飙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师道传统,教育腐败的“老鼠屎效应”引起全社会对教育、教师的不满,在公众的眼里似乎学校从此就变得污浊不堪。

【胡乐乐】一个公然索要学生礼物,而且在课堂上一节课的时间不停地说骂脏话要学生送礼物的老师,显然已经越过师德的红色底线很远很远了。用最严厉的惩处震慑教师索要学生、家长礼物,才能让更多教师恪守职业伦理,刹住当下的送礼歪风。

反思:对于教师审查和评价制度

【扶鹏心理工作室《人格缺陷由未到的礼物引发》】当众多的声音指责该教师的道德底线时,我看到的是教师人格缺陷被引发的歇斯底里症状,无法控制的发作,和其他教师相比后自尊严重受损的感觉,被贬低、无价值感的痛苦被教师节的礼物激发。这个痛苦被激发后,把愤怒投向学生,不可抑制地爆发了。他的人格状态让学生无法亲近,会不会是学生不愿意送礼物的原因呢?而教师并没有反省自己的问题,反而斥责学生没有良心,是废物等等。

在教师岗位招聘人员的时候,是否会对这些人员进行人格测试和帮助呢?在岗的教师里面也有不少需要被咨询和帮助的,压力、焦虑和自身的一些人格障碍等等都在侵蚀着教师心灵,他们同时又影响着和他们相处几年的、身心都在迅速发展的学生心灵。

【刘晓彤《“口碑好”老师评价新亮点》】近日,广州天河评出首批26位名教师,其创新方式让人称赞:打破常规名师选拔方式,取消年龄、职称、论文等条件限制,推荐家长、学生、学校中口碑好的老师参加审核,这让不少老师备受鼓舞。(9月15日《信息时报》)参考家长和学生的评价,让“口碑好”的老师参加名师选拔,是老师评价制度的创新和亮点。新加坡教育部专门为中小学教师设计了三条评价管道:教学管道、行政管道、特殊专才管道,以培养有教学能力、行政管理能力和特殊专长的老师,其中的评价指标细致明确,过程规范。学生和家长的评价不能作为决定性或唯一标准,但给予一定的权重很有必要,这对老师评价制度而言是一个好的开始和方向。

反思:应该怎么对待职业底线

【沈西汾】相关部门应着批评声,撤销当事教师其班主任的职务,停止教学工作,记了行政大过的处分。实际上,对于大多数并不走仕途的教师来说,行政记过处理根本不会影响到职业本身,停止教学工作并不等于吊销教师资格。所以,这个事情本身的严肃性和它该承受的后果,其实并没有成正比。

事实上,这是一个突破职业底线的问题。对待底线问题,我们看到的一些处罚高开低走,避重就轻,不客气地说就是敷衍。不断挑战行业底线的事件频繁出现,就是因为缺乏真正行之有效的行业规范。美国、加拿大等国的高校为何论文造假不会如此泛滥,因为后果是取消科研资格,终身告别学术,这是一种“行业惩罚”。

反思:事件形成的原因和责任方

【王坤《究竟是谁抹黑了老师的形象》】近些年中国师范类学校招生规模扩大宽进宽出,造成了师范类毕业生职业和道德水平的良莠不齐,老师队伍的素质水平下降,同时随着个性解放之风兴起,老师们也不再注重传统道德的约束。现在中国社会缺乏统一的价值观,由于学生家长以及整个社会的放纵,一些自律性差的老师开始认为教书是个薪水不高、危险程度却越来越高的职业,于是越来越多的通过其他手段来满足自己心理的失衡,也就出现了越来越多关于老师的负面事件,老师的形象也就是在社会的纵容与自我的放纵中被抹黑了。

【郑渝川】倘若存在教师收礼并非少数,还是在学生未经教师“提示”而“自觉”送礼的现象,教师中将是否收受礼物和礼物多少看成是有没有面子、面子大小的标志,则不仅意味着校风、教风的大滑坡,而且也表明市县教育部门也存在不可推卸的监督失察缺位责任。

【邓海建《家长敢不敢不送礼》】教师工资高不高,跟送不送礼是两个议题。道德诘责之外,亟待反思的是:家长为什么不敢不送礼?这个问题于今天观之,已经有了最鲜明、最准确的答案:她敢“训斥一堂课”、你敢不送礼?这话当然不是要对倒霉的班主任落井下石,而是在教育自由裁量权无限大的语境下,若不能约束好执教者挟私报复的“合法伤害权”,家长又如何能心安理得地不去送礼?这才是历年来,送礼之争难以破题的关键。

【武汉晚报】师德失范并不只是外在行为的表现,而是师德土壤中畸形的价值观念。所谓的送礼,已然异化成了教师被尊重的外在符号。

反思:舆论问责机制有待完善

【薛家明《对“无礼”教师问责不能无序》】如今,民众对“无礼”教师的声讨,响彻舆论场。对教师“无礼”发飙,只有泄愤式的拍砖,在师德沦丧的高度声讨,只能撕裂本已千疮百孔的师生关系、“师群关系”,无助于解决问题。对“无礼”教师,问责不能“无礼”。开启问责模式之前,我们应该厘清两个问题。首先,在当下的社会分配模式中,教师的收入是否合理。其次,校园社会化的趋势如何屏蔽。

观点二舆论导向或影响处罚的结果?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借助互联网、手机信息、移动网络、微博视频等新兴媒体,信息的传播实现了革命性的变化。信息来源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和发散性、网络世界的隐蔽性和虚拟性都给各级地方政府的社会舆情引导与管理提出了十分严峻的挑战。比如此次事件,大家疯狂转发的录音成为舆论爆发和迅速升温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回到手机还没有普及的年代,学生很少会有录音的设备或意识,即便老师如此怒骂一节课,也无从考证,自然无法引起舆论的关注。而即便获取录音,如果回到信息网络还没有普及的年代,此事件往往也只会停留于媒体的少量关注,以及当地人的讨论,无法形成如今强大的“长尾效应”。根据中国教育舆情系统数据监测显示,自2014年9月12日至9月19日,对此事件进行跟踪,共发现网络信息47,681条,共有257家媒体进行转载或发布,关注度达到近几个月以来的高峰。尤其是发展到最后,舆论对事件进展、政府的决策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影响力。所以,此事件无论从证据的获取、还是传播途径都体现出信息时代的特点。

我们来结合两条线观察此事件。一条是此事件的处理走向,一条是同期舆论的高峰走向,然后来探讨一个话题——究竟是不是舆情的走向对于政府的决策起到干预的效应?

我们来看一下不同时间点报道的两个不同的处理结果。“9月14日,记者从依兰县教育局获悉,事件发生后,依兰县教育局立即查证,该情况属实。据记者获取的通报显示,经依兰县教育局党政班子会议研究决定:责成依兰县高级中学教师冯群超将所收受的礼品、礼金全额退还给学生;撤销其班主任职务;停止教学工作;并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同时,给予负有领导责任的依兰县高级中学校长宿金来行政记大过处分。”

对此,当事人三发都做出回应。“9月15日下午,当事教师冯群超通过媒体向学生、家长以及公众公开道歉。依兰县教育局制定了有关师德师风建设的4条措施。事发后,该班以全体学生签名的形式为老师向教育局‘求情’,称其班级在冯群超的带领下‘一直是红旗班’,请求教育局不要撤换班主任。”

事件发展到这里,看起来事件应该是告一尾声了,然而,舆论恰恰在此时被点燃和爆发了,远超过录音曝光以后的反应。从9月12日-9月19日对事件关注度的数据跟踪统计来看,中国教育舆情系统监测的舆情信息于9月14日和9月15日处于话题的高峰期。并在2014年09月15日达到事件传播的最高峰,信息传播量为18,635条。为何会有这么强大的舆情反馈?因为9月14日,媒体报道县教育局公布处理结果。可以说,负面信息施方的初始态度至关重要。在负面信息初现时,施方若能即时作出反应、保持合适态度,会使有效的负面信息大规模传播的可能性降低。反之,若保持沉默或持有不合适态度,则负面信息可能产生第一次井喷。从县教育局的处理速度来看,并不算慢。但是,处理的结果却受到公众的质疑。

此通报很快被公众解读——处罚太轻,无法服众。甚至连教育局都自身难保舆论的重压,有舆论直指县教育局,质疑是否存在故意偏袒的嫌疑。即便依兰县教育局制定了有关师德师风建设的4条措施,并在同期发布,也无法转移舆论的注意力。如果说以上还只是点燃舆论的作用,那么,接下来,处罚公布以后,该班全体学生的反应则是为反弹的舆论起到关键的作用。

原本学生是为老师向教育局“求情”,并以“红旗班”为理由,不要撤换班主任。然而,此新闻一经报道无疑将老师带入舆论的高峰。如果说学生的本意是想挽留老师,那么,从舆情反馈的结果来看,结果恰恰是将他们的本意越推越远。

随着舆情的扩大和绵延,一定程度上,舆论不仅仅停留于对老师的谴责上,而是对于“不良价值观的老师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至深”产生直接联想。由此带来的社会对于下一代的教育焦虑、对于此处理方法对今后的参照,以及影响面等等一系列的舆论压力。而这些压力会直指相关政府部门,处理不当将危及许多部门的舆论压力。这一点,和此前“柯震东加油”起到的反推作用不无例外。越是喊“柯震东加油”,越让政府意识到事件产生的社会负面影响力之大,应该加大重罚来警醒社会的必要性提上日程。

尤为重要的是,这应该是一场对于网络舆情研判的考验。应对网络舆情时,相关部门要从公众的视角出发,综合考虑公众在该舆情事件中的需求、利益,注意应对方式方法,既澄清事实,又讲究情理。对网民的“拍砖”、过激的言论等,做到冷静分析、平和交流。而且在社会舆情的引导和管理的过程中,抓住核心人物也就掌控了舆情发展的方向,争取到了化解社会矛盾的主动权和决胜的关键。

纵观此事件的发展过程,在9月14日舆论反弹以后,舆情危机日益严重,矛盾直指处理力度不够、责任人应该包含更多人群、责任人是否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的偏袒等等。一方面,舆情呼吁,应当第一时间开展调查,查清这方面的事实真相,远比对冯群超一人作出处理更为重要——查清楚是个例问题,还是需要扩大到管理、监督和道德建设层面的其他问题。

另一方面,舆情反映出一部分公众对于教师的普遍抨击和质疑,以及教师节的存废进行讨论,反观近期的热点舆情,不无共通的特点。比如出现军训闹剧的时候,舆情质疑军官的普遍素质、进行军训存废的讨论;出现高考作弊新闻的时候,舆情对于涉及的省市进行地域性的谩骂和质疑、探讨高考存废的话题。这是因为舆论通常会因为一个事件,某一群体的人们将积怨的某一方面的愤怒借此放大化宣泄,并且以偏概全,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对于有关部门而言,理性地研判舆情,成为尤为关键的工作。

本栏目中的所有页面均系自动生成,自动分类排列,采用联索网络信息采集、网页信息提取、语义计算等智能搜索技术。内容源于公开的媒体报道,包括但不限于新闻网站、电子报刊、行业门户、客户网站等。使用本栏目前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