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投资人都看走眼了哪些项目?
2018-01-05 09:46:00  站长网   [查看原文]

A5创业网

项目发布

申请报道

扫一扫,联系编辑获得审核机会

符合以下要求,获得报道机会

1. 新公司求报道

2. 好项目求报道

3. 服务商求报道

4. 投资融资爆料

中介交易 网站交易 域名交易 公众号

登录 注册

会员中心 退出

微信

微博

手机版

网站导航

找项目 找服务

客服热线:400-995-7855

创业

创业动态 投资融资 创业故事 众创空间

财税

工商注册 公司财税 资质办理

产权

商标 版权 专利

科技

互联网 IT业界 移动 八卦休闲

站长

网站运营 建站经验 SEO 交互设计 好站推荐

营销

营销策划 网络推广 移动营销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分析 移动电商

IDC

IDC报告 云计算 服务器 安全 CDN

更多

自媒体 公众号 小程序 产品 域名 会议 数码 游戏 系统 技术

首页

创业

创业项目

科技

站长

产品

营销

电商

域名

会议

A5交易

A5营销

创业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资讯 > 投资融资 > 正文 品牌

标签

专题

软文

2017年 投资人都看走眼了哪些项目? 2018-01-05 09:46 来源:知乎 我来投稿 我要评论

创业项目优选 好项目来A5招商 ,点击入驻!

投资人在年终总结时总会发现,过去一年,自己总是错过一些东西。那是因为他们努力通过所谓的“理性”进行判断,但实际上又总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

当这种感觉没有和客观世界在同步共振,没有体察到这个世界的“真相”时,他们就会错过那些看似不起眼但却内含巨大潜力的创业项目。

今天创业小萌给大家带来辰海资本合伙人陈悦天的自我反思,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收获。

说实话,做一级市场的感觉就是年年都在错过项目,投得再好再有名的项目也会错过东西,所以一点都不稀奇。

不然整个一级市场的机会都让你赚了,其他人还搞什么……

不过说结论容易,我们更要挖掘出来结果和表现背后的规律和原因。

一级市场的投资基于高度的信息不对称,每个投资人背景不同,能够理解的东西有限,不是每个机会都会被认知到;

而且很多时候就算知道这个机会,因为想的不同,感受不同,也不一定会去做投资决策。

比如当年投SNH48的时候,没有多少人能够理解偶像产业和艺人经纪行业。

就算是今年我继续投资易安音乐社,我和市场大部分投资人交流,对于什么样的偶像经纪公司才是好的也是有很多不同的想法。甚至对于偶像经纪公司对于娱乐圈的重要程度的认知都不同;

再比如说我在CyberAgent Ventures做投资经理的时候,第一次看到B站觉得很不错,拿回公司老板说:“哦这是中国的niconico”。

CAV作为一家日本公司是很理解niconico的,但当时的投委会提了一个我没法回答的问题:“中国动漫的用户到底有多大?”这种没有数据纯靠推算的机会是非常难抓到的,因为就算你算出来一个模型,老板也不一定信。

今年的比特币,上半年整个中国一二级市场“专业”投资人不断地唱衰,一直唱衰到封禁,然后说“看,我说得对吧?”

结果下半年比特币任性地涨了3倍。我刚刚还在翻我以前的朋友圈,我最早提到比特币是2013年的11月7号,那时的价格是1860人民币。2天后11月9日涨到了2317,又过了10天11月19日涨到了8000。

我自己第一个比特币是10月30号买的,当时的价格是1270,折合200美元左右。今天的价格是13000美元,是60倍,4年60倍的机会,一个人的一生中又能遇见多少次。

(关于比特币我多说两句:这个机会就在你眼前,人人都能买,但又有多少人买了呢?更重要的是,唱衰的人自己买过没?或者他们有没有看过比特币的论文?没看过论文没买过币,唱衰者写出来的文章大家还一片叫好,你因为看了这些东西错过了一个4年60倍的机会,怎么评价这种行为呢?)

我最深刻的感觉就是,我们不断地在做所谓的“理性”判断,实际上时时刻刻都在做的都是“感性”判断。我们总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

所以我们投错东西和赔钱的最大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感觉错了”。我们的感觉没有真正意义上贴近这个世界的“真相”,没有和客观世界在同步共振。

一个优秀的投资机会的挖掘,依赖于对于“变化”最敏锐的感知;同时还依赖于对于这些“变化”中的“不变”的规律和原则的提炼。

所以不熟悉的行业不投某种程度是对的,因为很有可能就投错。

但是这个标准也某种程度上是“错”的,不熟悉的行业要深刻研究,争取搞明白其他人的赚钱逻辑,不然世界上大部分的赚钱机会将都和你没有关系。

我觉得自己2017年有几个最大的看走眼,我愿意一一分享给大家:

“得到”类知识付费产品的营收规模怎么会有这么大?

今日头条的信息流广告天花板怎么会这么高?

快手的日活过亿和抖音的兴起,代表了中国的短视频平台的潜在用户规模。

我觉得这三个案子的看走眼都反映了我的同一个问题:对于中国互联网人群的不理解。

我仔细分析过自己的用户行为,我用微信、微博、知乎、Bilibili,还有就是优土、爱奇艺、腾讯视频。

我知道“得到”有这么大规模后开始日常开始用得到和喜马拉雅,我大概理解了人需要迅速通过音频吸收知识的需求。

但是我始终没法说服自己规律性地用今日头条和快手、抖音。

今日头条的使用场景和一二线城市的职业白领是冲突的。我日常大量的信息获取都在微信朋友圈,VC和创业圈是个非常紧密的圈子,每天的信息质量和数量都是非常高的。所以我完全没必要去用今日头条。

但是我首先忘记了其实中国很多人不是职业白领,没有这么大高浓度信息获取的需求;

第二又忘记了这些用户的朋友圈也不可能提供这么高质量的信息,日常刷朋友圈应该都是我爸妈的朋友圈那种感觉。

而这些人,微博这种复杂的产品导向的信息分发平台也用不来。

那么他们的信息消费需求怎么满足呢?纸媒广播电视都已衰落。所以,头条才是他们最适合用的。

但是痛苦在于,就算想明白用户群和场景,我如何去预估市场规模……头条100亿美金公司我实在是料不到。

快手就更奇葩了,涨到了3000万日活已经非常厉害了。结果今年直接就干到1亿日活,让我非常怀疑人生。这个世界和我自己预设的太不同了。

我自己不用快手,因为我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消费能力都够好。但我忘记了中国的互联网随着智能手机的渗透和4G的普及,有大量用户不会打拼音(比如我父母只能手写)、甚至不识字、哪怕识字,也没法长时间阅读长文,更不用谈通过文字表达自己了。但是短视频却是个超好的信息传递媒介,既能创造、又能传播和消费。

但后面在快手已经这么大的情况下,music.ly和抖音都在半年的周期内做到了快1000万日活,继续让我大跌眼镜。

不过!我前面说的这些,也都是我作为一个局外人的看法,毕竟我不是股东,我是不可能清楚真实的发展路径上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而不清楚真实的原因,就会得到错误的经验和推论,对于以后投资工作的指导意义就有限。

本栏目中的所有页面均系自动生成,自动分类排列,采用联索网络信息采集、网页信息提取、语义计算等智能搜索技术。内容源于公开的媒体报道,包括但不限于新闻网站、电子报刊、行业门户、客户网站等。使用本栏目前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