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警惕利用AI新型技术实施诈骗
2025-09-02 09:41:08  腾讯   [查看原文]

当前,AI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个性化、智能化的信息服务,也给网络诈骗带来可乘之机。

利用AI新型技术实施诈骗主要有“拟声”“换脸”两种手段。不法分子通常先以“网店客服”“营销推广”“招聘兼职”“婚恋交友”等为借口,通过微信、QQ、电话等方式联系消费者,采集发音、语句或面部信息。再利用“拟声”“换脸”等技术合成消费者虚假音频或视频、图像,以借钱、投资、紧急救助等借口诱导其亲友转账汇款,或提供银行账户密码等敏感信息,随后立即转移资金。

此类诈骗手段迷惑性、隐蔽性较强,诈骗金额较高,为保护广大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提示如下:

一、网络渠道“眼见”不一定为实

“拟声”“换脸”等合成技术的一大特点即“以假乱真”,在涉及资金往来时,一个“声音很熟的电话”、一段“貌似熟人的视频”都可能是不法分子的诈骗套路,消费者应提高警惕。

二、转账汇款务必核验对方身份

面对自称“熟人”“领导”等通过社交软件、电话等以各种理由诱导汇款,务必核验对方身份。在无法确认对方身份时,应尽量避免转账操作。

三、保护好照片、声音等个人信息

消费者应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随意下载陌生软件、注册陌生平台或添加陌生好友。尽量避免在互联网过多暴露个人照片、声音、视频等信息,不贪图方便把身份证、银行卡照片等直接存放在手机内。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应注意保存证据并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内容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

合作方:进贤支公司 联系方式:13755767227(付) 声明:进贤在线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本栏目中的所有页面均系自动生成,自动分类排列,采用联索网络信息采集、网页信息提取、语义计算等智能搜索技术。内容源于公开的媒体报道,包括但不限于新闻网站、电子报刊、行业门户、客户网站等。使用本栏目前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