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中小学阶段《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2025-09-21 15:45:00  新浪网   [查看原文]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许文玉)近日,海口市中小学阶段《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标志着海口市人工智能教育迈向规模化、系统化实施的新阶段。全市遴选22所中小学作为先行试点,探索人工智能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有效路径,为未来人才培养注入新动力。课程体系以学生素养培育为核心,围绕“认知—技能—思维—价值观”四个维度,按学段分层推进。小学阶段侧重兴趣培养与基础认知,通过可视化编程、语音识别、图像分类等互动活动激发计算思维与安全意识;初中阶段注重技术原理与基础应用,开展数据整理、智能体开发等任务,夯实工程思维与伦理认知;高中阶段将进一步推进系统思维与创新实践,推动跨学科融合与创新应用。课程以“信息技术学科扩展”形式被纳入课表,小学五年级和初中七年级每两周一节,每学期共10课时,保障教学有序推进。各试点校结合自身特色推动人工智能与多学科深度融合。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学校将人工智能融入“梦想课程”体系,开设“智慧蓝”人工智能特色课程。借助“智能体+数字人(16.680, -0.39, -2.28%)”开展互动教学,应用于美术、科学、英语等学科,教师自建“豆包智能体”进行作品点评与场景对话,显著提升课堂趣味性与学生参与度,该课程作为学校梦想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与数字表达能力,为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提供了鲜活的课堂案例。

上海世外附属海口学校学校建成AI创新实验室,配备机器人(19.830, -0.61, -2.98%)、智能家居等设备,并接入大模型支持图像识别、语音交互等项目开发。学校依托集团资源,实施“基础普及+特色发展”双轨教学,学生通过小程序开发、机器人社团等项目完成从代码编写到成果落地的全过程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学校构建“普及—拓展—提高”三层次AI课程体系,学生在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累计获国家级奖项22人次、省级216人次,成绩突出。学校近期加入全球人工智能院校联盟(GAINS),持续提升课程国际视野。

海口市五源河学校学校将人工智能与“地质文化”办学理念相融合,开展“科技融合地质沙盘”等跨学科项目,引导学生理解科技与人文的双重价值,培育具有家国情怀的科技创新人才。

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作为师资培训中枢,组织开展多轮人工智能师资培训与资源建设工作,包括全市校长、书记及骨干教师参加的《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培训,组建AI专家团队,开展大模型应用专项训练,并成立“AI+学科工作室”,推动跨学科融合与资源共享,为课程实施提供持续支持。尽管行动推进已初见成效,但仍面临教材尚未完全审定、教师素养有待提升等挑战。下一步,海口市将加快教材审定与师资培训进度,推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从“试点”走向“常态”,构建“教学—实践—评价”一体化生态,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培养具备人工智能素养的未来人才。海口市正以人工智能教育为抓手,全面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升级,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AI通识教育路径。【责任编辑:刘如英】原标题:海口市中小学阶段《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来源:海拔新闻.appendQr_wrap{border:1px solid #E6E6E6;padding:8px;}

.appendQr_normal{float:left;}

.appendQr_normal img{width:100px;}

.appendQr_normal_txt{float:left;font-size:20px;line-height:100px;padding-left:20px;color:#333;}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栏目中的所有页面均系自动生成,自动分类排列,采用联索网络信息采集、网页信息提取、语义计算等智能搜索技术。内容源于公开的媒体报道,包括但不限于新闻网站、电子报刊、行业门户、客户网站等。使用本栏目前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