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女博士携手彭凯平打造AI心理机器人,第一年营收千万
2025-07-03 04:27:31  腾讯   [查看原文]

作者丨杨婧雪编辑丨刘恒涛图源丨厚德明心2021年,推动倪子君放弃基金会事业,选择创业,背后有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当时她发起和运营的北京幸福公益基金会,要参与民政部评级,根据规则,如果有政府采购,评级就会更高。团队一查,发现有城市的心理咨询采购项目高达320万,而且并非个例。倪子君感到,社会对心理服务的需求已经到了一个水准线。另一件事,是生成式大模型GPT的出现。“我在线上看了同学的演示之后,当时就坐不住了,我知道生成式AI大模型,将全面颠覆心理服务行业。”倪子君说,那一天,她在办公室走来走去,停不下来,内心澎湃。2021年3月5日,倪子君和自己的博士导师、心理学大咖彭凯平教授有一次交谈。倪子君说,这么多年,人们一直说心理学的春天来了,但实际上从来没来过,因为有效市场没有形成过,疫情以来,心理问题凸显,政府重视了,人们的付费意愿高了,我们要开始做这个事儿。彭凯平说,早就应该做了。倪子君的丈夫,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创始人,知道创业的难,常常在她耳边说苦海无涯,回头是岸。将近半年时间,倪子君每天早上睁开眼就问自己,该不该创业,直到有一天早晨,她做了决定。在客厅,她向丈夫分析了自己做这件事的缘由和发心。丈夫最后表示无条件支持,答应给她资金支持,做她的创业导师,同时,还要分担她可能无暇顾及的家务。“我之前做公益,做得非常开心,基金会做得非常好,我们是4A级基金会,是那一期里最高的评级了。”倪子君说,但她还是义无反顾选择了创业。2021年6月28日,2003年就已经注册的厚德明心重新启动。作为清华MBA的心理学老师,倪子君在课堂上向学生发出英雄帖,召集一帮人,组建了一支融合技术和心理学的人才团队。倪子君要做的,是用大模型赋能心理学,服务每一个需要的人。打造幸福科学馆,从ToG转向ToC厚德明心启动之后,倪子君租了一个大开间,既做会议室,又做办公室,用她的话说,还是个草台班子,一堆人围在桌子前,大家讨论,应该先从什么做起呢?倪子君是把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引入中国的第一人,多年来,她一直专注于积极心理学的普及和服务。包括在清华MBA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与盛景网联合作开设企业管理和家庭幸福的课程,发起北京幸福公益基金会,在中国约3300多所学校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但是,用大模型做心理服务,对她来说是新的挑战。倪子君和彭凯平商量,两人一致认为,应该先让人们知道幸福这件事,于是,厚德明心在台州黄岩区,与当地政府合作,建成了中国第一个积极心理学科普与体验中心——永宁幸福科学馆。这座4300多平米的幸福科学馆,2023年正式开放运营,是全世界第一个积极心理学的体验和服务空间。永宁幸福科学馆外景幸福科学馆有六大功能,包括心理科普、心理测评、心理学习培训、心理一对一服务、心理训练、综合心理管理。在幸福科学馆,有各种幸福体验互动装置。倪子君说,眼耳鼻舌身,人的各个感官都和幸福有关。幸福科学馆的装置,利用眼动技术、生物反馈、脑电技术等高科技手段,让市民通过感官了解幸福的科学原理。“就像以前每个城市都有科技馆一样,我们要给城市建幸福科学馆,让大家知道幸福是怎么回事。”倪子君说。幸福科学馆由政府出资建设,厚德明心提供整体设计、技术设备和运营支持。在黄岩的幸福科学馆,开展了公务员的体检,学生的幸福体检、幸福课,还有社区老人的阿尔茨海默症检测等。目前,厚德明心已经与重庆、鄂尔多斯、江西吉安等城市达成合作,与常州合作的幸福科学馆即将开建。除了G端业务之外,厚德明心还有面向学校、企业机构的B端业务,以及面向个人的C端产品。厚德明心与学校合作设立幸福空间,为老师、学生、家长提供积极心理学测量与服务;与企业合作推出员工幸福计划,帮助员工提升个人自信、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职场发展等方面的能力。参观人员在幸福科学馆体验趣味心理测试目前,厚德明心收入一大半来自ToG的业务。倪子君透露,厚德明心将慢慢转向C端。“经过对行业的研判,我们发现要做心理服务,带给人们温暖,不能靠卖锅炉,最终使命要达成,让更多人更幸福,还是一定要针对C端每一个个人。”倪子君说。C端业务,第一个是针对家庭幸福服务。“我们做过非常多人群的心理服务,发现原生家庭带给人的幸福感是一生的幸福底色。而在家庭中,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妈妈,她跟丈夫的关系,跟孩子的关系,是孩子的幸福底色。”倪子君说。因此,厚德明心有一块业务,是针对幸福妈妈展开家庭教育课程。同时,还有线上的青少年团体辅导,和线下的夏令营活动,以及亲子营、妈妈幸福年卡等标准化产品。第二项业务,是积极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厚德明心开发了积极心理学大师课。大师阵营非常豪华,包括积极心理学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以及积极心理学之母、哈佛大学教授埃伦·兰格。同时,还有清华大学第一任心理系主任彭凯平教授,以及首个在中国从事积极团体辅导的樊富珉教授。除了系统的课程之外,针对专业人才的培训,还搭配现场直播课,配备24小时导师团。引入哈佛积极心理学,传播心理学概念倪子君是把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引入中国并开展广泛实践的第一人。2006年,倪子君接触到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课程——积极心理学。这门课由泰勒·本·沙哈尔(Tal Ben-Shahar)博士主讲,在哈佛爆火,排名超过王牌课程《经济学导论》,引得CNN等媒体纷纷报道,也引起倪子君的好奇:哈佛的精英学子,为何会对这样一门课感兴趣?“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优势和美德的幸福的科学,可以帮助每个人过上蓬勃的人生。”倪子君说,上世纪末,积极心理学被学者提出导论,开始研究人如何能生活得更好、更快乐。积极心理学逐渐成为整个心理学界新的风向,很多心理学家都在往这个方向做研究。2006年8月,倪子君邀请泰勒博士来到北京,和清华大学商谈相关课程的合作,把积极心理学引入到了清华大学。双方在两个层面展开合作,第一个合作,由泰勒博士亲自主讲,面向企业家和社会名流,讲授卓越领袖幸福体验课。第二个合作,是课程体系的合作,倪子君把积极心理学课程体系做了本土化梳理,引入到清华大学MBA课程,并担任讲师。从2011年开始,倪子君在清华大学MBA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担任讲师15年。同时,她还到中国联通、中海油、国资委、奥组委等组织机构和企业讲课,用积极心理学助力企业管理。2012年,受盛景网联邀请,倪子君成立盛景幸福研究院,并担任院长,面向企业家群体及其家人开设四门积极心理学的课程,包括积极领袖力、幸福的力量、幸福女性课堂,同时,针对企业家的孩子,开设了青少年积极心理的训练营。之后,倪子君师从心理学家彭凯平,攻读了清华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学位。读博期间,她和导师代表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和盛景网联、亚杰商会一起,发起了北京幸福公益基金会,每年发起两期全国校长可免费参与的课程,开始以公益的方式传播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约3300多所学校开展了积极心理学教育。母亲去世,让她重塑人生意义如果往回追溯,倪子君从事心理学事业的根本推动力,应该是母亲去世带来的连锁影响。倪子君出生于青岛,学生时代的她,非常积极活跃,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倪子君一直担任学生干部,而且还是学生大队长、区大队长这一类级别最高的学生干部,学生时代的她一直非常活跃,代表学校参加各种比赛,还主持青岛的学代会等学生会的各种活动。“这背后非常重要的、积极的原因,是我生在一个非常有爱的家庭。”倪子君说,她的父亲是一个军官,妈妈是中国最早的创业者之一。妈妈非常开明,两个人无话不谈,甚至倪子君考上北京理工大学之后,谈恋爱的事都和妈妈交流。倪子君顺利考入北京理工大学,当时一门心思要出国。但是,母亲的突然去世,让她的人生来了一个大转弯。“我妈妈去世的时候,我才上大三,这件事让我发现人生没有意义。”倪子君说,这场变故让她从顺风顺水,陷入了人生的一段迷茫期。“母亲去世的时候只有52岁,她创业很辛苦,我那时候觉得她的一生特别不值得,她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倪子君说,追悼会的时候,很多人甚至伏在她的母亲身上哭,但是这些母亲都不知道了,倪子君哭不出来,开始觉得周围的一切很没有意义。从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倪子君在父亲的建议下,入伍成为军官,然后考入清华MBA,倪子君说,自己做这一切,似乎都只是凭着惯性,并非发自内心。母亲去世留下的空白,让倪子君从小建立的意义感丧失,她与周围开始变的隔膜,与世界一直无法建立新的联系,直到读清华大学MBA。“考上清华MBA之后,我突然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来这里,就是学做企业?要挣钱?它的意义在哪儿?”于是,倪子君推迟选课,做大量的访谈,询问身边的每个人:你活着是为什么?你想得到什么?随着对话的人越来越多,她发现所有的人都想要快乐,但无论有多少的财富、多高的地位,好像每个人都不那么容易快乐。快乐是人人都想要的,但不见得人人有,倪子君说,她觉得这应该是一个方向。在读MBA期间,倪子君一直在思考,人为什么活着,应该去向哪里?她所有的个人作业,包括最后的大论文,写的都是心理学方面的商业计划。她的论文被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心理学主任发现,两人联合发表了论文,这在清华MBA历史上几乎是绝无仅有。在清华MBA在读期间,追问人生的幸福和意义,成为倪子君与世界重新建立联系的契机,由此,她的事业开始走向心理学领域,重新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我要寻求扎实的成长,要创造价值”在清华读MBA期间,倪子君开始探索在心理健康领域创业,她与两位同学创立了厚德明心,组建团队,为企业和学校等组织机构提供心理培训服务,提升组织效能和员工个人幸福感。国家级心理咨询师的认证刚刚开始,倪子君就通过考试,成为第一批国家认证的心理咨询师。毕业后,倪子君原计划前往德国,继续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在德国学习德语期间,她接到了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栏目主编的邀请,回国加入了节目组。在央视工作期间,倪子君参与制作了中国第一档心理咨询节目,节目收视率很高,向大众普及了心理咨询的概念。此后,在倪子君师从彭凯平,攻读清华大学的心理学博士,之后,成立盛景幸福研究院,发起并运作北京幸福公益基金会,在心理学领域已经耕耘25年。如今,厚德明心重新启动已有四年,在倪子君的心目中,C端最重要的业务,是用AI赋能心理服务,让每个需要的人可以有一个24小时陪伴的AI积极心理学机器人。倪子君认为,AI能够解决传统心理咨询的三大痛点:首先是及时性,随时随地可以交流;其次是安全感,AI可以解决客户与真人心理咨询师的信任隔阂;第三是专业性,心理咨询师基本上最多用三种疗法,但是AI可以运用所有的疗法。智能谈心机器人,是厚德明心开发的心理学大模型,承担着倪子君“用高科技赋能心理学”的使命。厚德明心以彭凯平为原型,开发了彭凯平谈心机器人等AI产品,实现24小时AI积极心理学机器人陪伴,目前已经开始提供给个人用户使用。倪子君说,在AI训练上,厚德明心拥有来自心理热线的大量真实对话语料,这些数据在经过脱敏清洗后,成为了AI的训练数据,不断优化算法。目前,厚德明心的应用已经拿到了国家垂直心理大模型的备案。攻读清华MBA,从哈佛大学引入积极心理学,再到为企业家开设幸福课堂,做公益,最后到2021年创业,用AI赋能心理服务,倪子君走了25年。正是这25年的累积,让厚德明心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倪子君说,创业第一年,厚德明心就盈利了,营收过千万,第二年就增长了300%。同时,厚德明心也完成了第一轮融资,投后估值2.2亿元人民币。母亲去世后这些年,倪子君从迷茫到坚定,重新确立了生命的意义,是母亲以另一种形式对她的重塑。母亲去世10年后,倪子君和哥哥把她的骨灰从八宝山带回青岛安葬,安葬完之后,他们一起去对面的山坡漫步,山坡上有漫山遍野的喜鹊。“我哥哥说,妈妈的一生非常值得,她做了她爱的事情,创造了很多社会价值。”倪子君说,“我当时就做了一个决定,我这辈子不享受功名利禄,因为母亲的经历让我知道,这些没有意义。我要去寻求扎实的成长,要去创造价值。”

内容提及地域:重庆市、江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江苏省、北京市、浙江省、重庆市、常州市、青岛市、鄂尔多斯市、台州市、北京市、市北区、黄岩区、石景山区

IP属地:中国 北京

本栏目中的所有页面均系自动生成,自动分类排列,采用联索网络信息采集、网页信息提取、语义计算等智能搜索技术。内容源于公开的媒体报道,包括但不限于新闻网站、电子报刊、行业门户、客户网站等。使用本栏目前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