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工智能(AI)正成为推动工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全球范围内的主要经济体正不断加强在AI领域的战略布局,以促进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正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亟需通过AI技术释放科技创新的驱动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4年7月,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与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全球工业与制造业人工智能联盟卓越中心(以下简称“国际AI中心”)于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开幕式上,在党和国家领导人见证下,由联合国工业和发展组织总干事格尔德·穆勒、国家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共同签约揭牌,标志着上海在AI赋能工业与制造业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全球AI感知数智中心于2025年成立,是国际AI中心的分中心,专注于智能感知领域,用智能感知赋能产业转型,芯视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为其秘书处单位。 全球AI感知数智中心将定位为一个国际化的智能感知创新与合作平台,致力于构建集国际AI治理、产业联通、项目孵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致力于成为AI时代的数据底座。中心将依托量子点光谱传感技术这一核心技术优势,打造成为全球智能感知领域的重要枢纽和策源地,为推动AI赋能产业、为推动国际AI中心重点任务的落地提供全方位支持。 面向国际,全球AI感知数智中心将加强与全球智能感知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中国在全球智能感知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面向政府部门,全球AI感知数智中心将构建感知智能联盟、专家委员会,为政府提供智能感知相关的产业决策支持,通过牵头“感知中国”推进“绿色中国”“数字中国”的建设。 面向科研机构,全球AI感知数智中心将与科研机构合作,发现真问题、找到真方法,通过前沿的智能感知研究,推动行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面向产业界,全球AI感知数智中心将聚焦传感方面的关键技术需求,用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引领量子点光谱传感技术在多领域的应用示范。同时,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技术咨询和服务,帮助企业利用智能传感技术解决问题、提升效率。 打造“国际智能感知会客厅”,促进智能感知领域的产业合作、技术交流。 加速全球智能感知领域的沟通与共享,主办国际性论坛,邀请国际顶尖专家、企业家、政治领袖参与,探讨智能感知领域的关键性话题、为赋能产业发展提供咨询和建议。 同时,与一带一路、中东、中亚、东南亚、非洲、南太平洋岛国等地外国使团、高校、相关行业代表展开多层次交流和互动,在感知应用、数据治理、标准合作等展开多方面合作,提升全球AI感知数智中心的全球影响力。 打造“行业联动中枢”,成为行业数智化转型的加速器。 联动各方资源,聚焦行业核心问题,凝聚一批顶尖的行业协会、行业专家,携手国家部委、地方政府,联合国际机构、企业组织、头部感知智能企业,探讨行业真问题,提出科技驱动的解决方案,推进行业数智化转型。 成为“权威认证平台”,推动中国标准走向世界 制定和发布白皮书 启动《全球智能感知发展白皮书》编制工作。 开展国际智能感知、智能制造标准编制工作 联合国内、国际标准化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和其他相关方构建智能感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和推广智能感知领域国内、国际标准。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和电子电器工程师学会(IEEE)等国际标准化机构合作,共同推进相关领域国际标准的制定。 参加相关国际标准化组织论坛/标准化活动,向一批国际标准化专家颁发技术委员会聘书,与相关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签订合作备忘录。 开展国内相关标准编制工作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物联网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SC41)等智能感知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7)等ESG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相关感知技术和器件、行业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立联系,推进感知智能ESG相关国内标准的制定及与国际标准的协调工作。 成为“试点孵化工坊”,加速项目落地、成果推广 通过感知智能培训班、示范城市打造等,促进技术成果快速转化、应用和推广。邀请知名企行业专家担任导师,为政府、企业提供培训和咨询,通过与示范城市合作,将智能感知接入城市管理系统,用新质生产力助力“智慧城市”打造,并推动可量化、可复制成果的大范围推广。定期举办培训班、城市行、对接会等活动,帮助企业拓展资源、解决问题。 管理机制与委员会 在国际AI中心的指导和支持下,全球AI感知数智中心设立全球AI感知数智中心联盟+3大委员会+运营团队模式。中心联盟、3大委员会成员包括国内外科学家、行业技术专家、企业家、投资家、国际组织、行业机构。运营团队由全球AI感知数智中心秘书处单位芯视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发起,承担中心的日常运营职责。责任编辑:李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