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V画风大变,AI“入侵”让网友直呼唱不下去
2025-08-07 09:46:14  腾讯   [查看原文]

万万没想到,KTV 也有被AI“入侵”的一天。

原本开开心心地走进包厢想要大展歌喉,结果歌没唱尽兴,却多了一些晚上做噩梦的“素材”。

近期,多地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大倒苦水,称在 KTV 唱歌时,发现原本的 MV被替换成了 AI 生成的视频,被迫在包厢看了几个小时的“AI发癫”。相关话题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根据网友晒出的图片可见,KTV 屏幕播放着《新贵妃醉酒》,AI 生成的 MV 里却是高速随机变幻的画面,糯米团快速变成人,随即又幻化成独角兽、大熊猫、棉花糖、北极熊.....孙悟空都不如它能变。

图源@Archangelx

这边《说谎》《后来》唱得肝肠寸断,那边三面屏竟然都是骷髅头的画面,可能这就是对“说谎”的惩罚?

图源@MONO

图源@吃饭不刷碗

C罗可能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以超人的形象出现在某个 KTV 的 MV 画面中。

图源@墨鱼饺子

本来想唱一首抒情歌,在悲伤的氛围中告别过去、自我疗愈,但看到屏幕中全副武装的狗狗,对不起,难过不了一点。

图源@热辣老头

这些AI生成的诡异画面可谓没有逻辑、没有审美,也没有无边界,与歌曲内容毫无关联,纯粹是算法随机拼贴的产物,却给不少消费者带来精神上的伤害。

在网友放出的图片或视频中,都出现了魅KTV的字样。资料显示,魅KTV是由江西爱魅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于2017年成立的全国连锁量贩式KTV品牌。

MV 短片是 K 歌氛围的重要催化剂,优秀的 MV 能够通过画面与音乐的结合,增强歌曲的情感表达,让唱歌者更容易沉浸在歌曲的氛围中。但现在被“抽象”风格的 AI 音乐视频所取代,不少网友直言“已失去唱歌的欲望”。

因为系统默认开启AI模式,点歌就像开盲盒,不知道会给自己开到什么“牛鬼神蛇”。

图源@好喝到咩噗QQ美莓

不少网友分析认为,这可能与版权费有关。KTV经营者要给消费者提供MV,需要从音集协或者非音集协会员的其他权利人处获得放映权的授权,以确保合法使用曲库中的作品。

随着版权意识的提升和版权法规的严格执行,正版 MV 的使用成本不断上升,对于 KTV 经营者而言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或许是 KTV 为了压缩运营成本而采取了这种替代方式。AI生成视频的成本相对较低,且技术不断发展,使得其在视觉效果上能够满足一定的需求,成为了一些 KTV 的选择。

不过,魅KTV公司工作人员回应称,不涉及成本问题,版权是与相关单位有合作的,是统一购买供门店使用的,顾客看到的AI生成的MV,是使用AI系统在尝试的一些新的玩法。

据介绍,AI视频功能是当前主推的创新服务,所有曲库歌曲均具备正版MV授权,AI内容为随机生成。

该工作人员强调:“若顾客不适应AI画面,可随时通过点歌界面切换版本。”

尽管门店提供切换功能,但不少网友质疑目前的 AI 技术尚未达到精准匹配音乐情感与视觉创意的水平,KTV 有必要优化 AI 生成逻辑。

KTV行业近年客流量显著下滑。据天眼查数据,2015年至2024年间,国内有7万家KTV门店关闭,目前仅3.94万家存续。《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总报告》显示,2020年以来,KTV整体客流量下降超过70%。

KTV的衰落,除了受高昂的运营成本和版权问题影响外,还有来自线上平台如全民K歌、剧本杀等新型娱乐方式以及短视频的冲击。

面对危机,部分品牌引入 AI 修音、AR 沉浸式包厢等功能以提升用户体验,此次魅KTV试图用 AI MV 破局却踩中“为创新而创新”的坑。此举造成了部分消费者的惊吓和不适,在用户体验上可谓“适得其反”。

技术革新没有错,但应充分尊重消费者的体验和感受,KTV的核心是“怀旧社交”而非“科幻实验”,想要通过 AI 技术实现智能化升级,可以参考其他点歌系统的操作,比如用 AI 画质重构技术优化经典 MV,既保留情怀又提升体验,亦或者额外付费定制专属 MV 等,这才是技术赋能的核心价值。

编辑:cc

往期内容推荐 

移动的“免费”陷阱:当用户获赠流量之后

昔日最好用的浏览器将关停中国版?

一口气解绑200多款主流App

本栏目中的所有页面均系自动生成,自动分类排列,采用联索网络信息采集、网页信息提取、语义计算等智能搜索技术。内容源于公开的媒体报道,包括但不限于新闻网站、电子报刊、行业门户、客户网站等。使用本栏目前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