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9月21日电(记者张俊)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20日在安徽合肥开幕。科大讯飞携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制造业的全链条成果亮相,向全球展示中国AI企业如何以“技术根系”深扎产业土壤,培育出高质量发展的新生态。
在技术创新的“主根系”上,科大讯飞展现出强劲的生长力。2025年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50榜单中,科大讯飞凭借核心技术突破与全场景落地能力再度入选。今年以来,科大讯飞已累计获得754项专利授权,2024年研发投入达38.92亿元,同比增长11.79%,近十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始终稳定在20%左右。
这种持续投入孕育出技术硕果:讯飞星火大模型4.0在斯坦福大学HAI报告的MixEval-Hard测试中,成为唯一入围前十的中文大模型,其70B参数规模的深度推理版本在数学推理、代码生成等任务上对标国际顶尖水平。依托联合华为打造的全国产算力平台,科大讯飞实现了从算法到算力的全链条自主可控,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技术底座。
“研发投入的决心来自技术突破的信心,更来自产业需求的牵引。”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的这句话,道出了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的共生关系。在制造业场景中,讯飞AI技术正全方位赋能生产。在工业设备检测领域,科大讯飞通过人工智能声纹库、声学照相机等特色技术,将设备运维成本降低30%,已成为AI赋能传统制造业的标杆案例。在长三角制造业数字化能力中心,科大讯飞整合沪苏浙皖科研力量,迭代升级的工业产品AI质检体系——AI工业内窥镜、AI声学成像仪、AI三维扫描仪、AI工业听诊器、电机声纹智能质检解决方案等,正让汽车、电子等行业的质检效率提升数倍以上。截至目前,科大讯飞在工业领域已为全国10个省20多个地市提供基于工业感知、工业认知、工业大模型、能源大模型等工业AI技术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更值得关注的是技术落地的“毛细血管”。科大讯飞机器人超脑平台以“超脑2030”为技术底座,整合多模态交互与智能运动模块,近期将推动康养机器人实现超拟人交互突破,该技术已在长三角12家高端制造工厂试点应用,使人机协作效率提升40%。从声纹监测到机器人的自然交互,讯飞技术正沿着“感知智能-认知智能-具身智能”的路径,重塑制造业的生产范式。
在合肥这片产业沃土上,科大讯飞的“生态根系”已形成繁茂网络。其开放平台聚集900.7万开发者团队,总应用数超过352.7万,累计覆盖终端设备数超过42.4亿。此外,科大讯飞还在全国建设36个人工智能科技孵化器和产业加速中心,孵化了1678家科技创业企业,构建起“核心技术-行业解决方案-产业生态”的完整价值链条。
作为G60科创走廊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发起单位,科大讯飞通过33个人工智能科技孵化器,将合肥的AI研发优势与长三角的制造产业基础深度融合,仅2024年,该模式就推动23项AI核心技术在长三角制造企业落地,带动产业链产值增长超300亿元。这种生态构建能力,使其在2024年大模型解决方案中标金额位居行业首位。
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多语种智能语音技术,到即将交付的“飞星二号”算力平台,科大讯飞正以扎实的“技术根系”,滋养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广袤土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