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一”特色暑假作业|一次革命寻宝实践活动
为进一步做好美术学院学生暑假主题教育,丰富学生暑假生活,引导广大青年同学传承红色基因,践行“五美”育人理念,丰富暑期生活,我院举办“绘忆烽火岁月,践行五美青春”为主题的“五个一”系列活动。即一次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主题的AI艺术创作活动;一次进入社区开展的志愿公益活动;一次以探寻红色文物、AI创作海报为核心的革命寻宝实践活动;一次家务劳动打卡活动;一次经典书籍阅读活动。
实践成果展示
01
实践者:23级动画一班 关郅豪
实践地点:抗日战争纪念馆
心得体会:
实地探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时,我通过讲解员讲述与文物陈列,认识了刻着岁月痕迹的“煎饼鏊子”。这口看似普通的炊具,曾是抗战时期邓玉芬为八路军烙煎饼、支援前线的见证,承载着军民同心、共御外侮的精神密码。 参观旧址时,复原场景让我仿佛置身战火年代,深刻体会到平凡人以热血铸就的信仰力量。随后参与“红色文物活化”AI海报创作,我尝试用数字技术重现鏊子的历史温度,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更觉守护红色记忆的责任,它们始终在诉说,需要我们以创新方式让精神永续。此次经历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用行动续写红色基因的起点。
02
实践者:22级美术学3班 连玲玲
实践地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心得体会:
初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时,天色阴沉。每个人手执菊花,面色沉重。就在这样的氛围中,我看到了那座名为《家破人亡》的雕塑——一位被日军刺刀剖开胸膛的母亲,发出悲怆的嘶鸣,紧紧搂抱着怀中已然冰冷的孩子。昨日还在和睦幸福的家庭,一夜之间分崩离析、天人永隔。她屹立在那里,以身躯无声地控诉着日本侵略者的暴行。
三十万,不只是一个冰冷简单的数字,数字的背后,是如这雕塑一般惨痛的真实场景。直到后来制作海报时,我的心情仍久久不能平复。这段历史,我们不能忘记,更不敢忘记。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如今山河虽已无恙,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吾辈更当自强!
03
实践者:22级美术学3班 邱依可
实践地点:辛亥革命博物馆
心得体会:
我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在湖北武汉市辛亥革命博物馆,了解到了承载着辛亥革命历史印记的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在参观旧址时,我最先被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所吸引。这座建筑融合中西元素,既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庄重规整,有融入了西方近代建筑的简洁大气,尤其是钟楼与穹顶的设计,既凸显了历史的厚重感,又展现出近代民主革命思想与传统建筑文化的碰撞。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武昌起义推翻帝制、开启共和的里程碑意义,更懂今日和平与民主的来之不易。同时在AI海报创作中,我反复修改了很多次提示词才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在这方面我还需要继续进行探索。
04
实践者:22级美术学3班 高梓菱
实践地点: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
心得体会:
我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在四川仪陇朱德同志的故居纪念馆,了解到了承载着“奋斗”“担当”与“以身作则”精神的朱德同志用过的扁担。在参观纪念馆时,知道当时朱德同志亲自挑粮上山故事,使我对这副扁担的情感在众多展品中变得尤为特殊。“扁担”不仅表达了艰苦奋斗的精神永不过时的含义。同时也象征着每个人的责任与担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扁担”,这个扁担的故事也鼓励我们扛起自己的“扁担”,脚踏实地,尽职尽责。它所承载的艰苦奋斗、以身作则的精神,穿越时空,依然激励着我们前行。
05
实践者:23级油画2班 梁爽
实践地点:湖北省武汉市博物馆
心得体会:
我通过线下参观的方式,在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遗址和湖北省博物馆,结合AI创作海报,深入了解这一“国之重器”曾侯乙编钟。编钟见证古代文明,参观时,其精巧构造与历史厚重感震撼心灵;创作海报,让我以新视角诠释文物魅力。收获的不仅是历史知识,更有对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思考,愿以行动让古老编钟“声”入人心,续写文化传承新篇。
06
实践者:23级美术学1-2班 揭雅婷
实践地点:江西德安万家岭大捷纪念园
心得体会:
我跟随由两岸黄埔后代、两岸多所高校大学生共计30余人组成的“赣台青年交流活动江西抗战文化参访团”一行来到江西德安县的万家岭大捷纪念园参观。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战士写给妻子的一封家书。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两岸青年携手追思先烈,在历史记忆中凝聚共识。无论身处何地,我们都不会忘记先辈们的牺牲,更会带着这份铭记,携手为两岸的未来、为民族的复兴而努力。
07
实践者:24级视觉传达三班 王宝发
实践地点:八一纪念馆
心得体会:
我自主规划行程前往八一纪念馆,在此了解到革命步枪、战地书信、旧旗帜等红色文物,它们承载着先辈奋斗足迹,还原了真实历史场景。参观时,实物与历史照片让我真切感受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对红色历史的理解不再停留于文字。制作AI红色海报时,我选取文物与革命场景为素材,调整色彩、搭配文字的同时,主动查阅文物背后的故事,提升创意技术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红色精神的认同。这次经历让我明白,“实地探访+创新创作”能让红色传承更鲜活,我也更愿以年轻人的方式,做红色故事的传播者。
“五个一”特色暑假作业|一次AI创作活动
作品成果展示
01
(作品由ai参与创作)
姚沈浩
23级动画1班
作品创作思路介绍:
比例16:9,黑白照片,抗日历史,红旗元素,人民群众与军人共患难,金色大号宋体字迹,上半部分照片,下半红旗部分图片加部分文字排版,调整上下比例为6:4,生成字“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字颜色为金黄色,调整图片为中间举起红旗的军人,下面众军人举手举枪,历史痕迹重,最后加以细处修改。
02
(作品由ai参与创作)
李可欣
23级国画2班
作品创作思路介绍: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借AI生成油画形式创作。画面中骑马指挥的军人,以厚重油彩、破碎笔触,还原历史现场的磅礴与悲壮。红色军装象征热血抗争,指向的手势寓意引领胜利方向,马的奔腾呼应抗战进程的奋勇向前。我的这幅作品借独特艺术语言,铭记先辈奉献,传承抗战精神,警醒珍视和平,让胜利八十周年的历史意义,在艺术诠释中熠熠生辉。
03
(作品由ai参与创作)
杨思雨
24级美术学2班
作品创作思路介绍:
我以“红军长征”为核心,选取雪地行军、穿越隧道等典型场景,用中国画水墨技法,通过黑白灰铺陈艰苦环境,以鲜红旗帜来凸显希望与力量。文字“红军不怕远征难”“红军征”点明主题,展现红军不畏艰险、奋勇向前的精神,借历史场景回溯,从而传递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与对长征精神的传承。
04
(作品由ai参与创作)
揭雅婷
23级美术学1-2班
作品创作思路介绍:
围绕铭记革命历史、传承英雄精神展开。意在致敬那些在血与火的考验中铸就伟大事迹的先烈,让丰碑所承载的精神,如璀璨星光般照亮中华大地,也唤起人们对革命历史的铭记与对英雄的敬仰。
AI指令:以暗红鲜红金黄配色,高饱和对比,模糊记忆质感,高饱和油画质感,过期胶片,浓烈色调,云层之上,占满画面的大片云朵,右侧高耸的纪念碑,留白艺术,黄金时刻的光影,情绪表达,叙事风格摄影,非常规独特构图,获奖作品。再用白色呈现具有中国风的毛笔书法“血火铭伟迹 丰碑耀中华”,字体风格潇洒豪放,笔画粗细变化自然,带有明显的笔触白效果,营造出古朴且富有艺术感的氛围,笔画飘逸,富有张力,大师级书法。
05
(作品由ai参与创作)
李宛书
23级视觉传达设计1班
作品创作思路介绍:
这是一系列以红色剪纸艺术呈现的作品,聚焦井冈山革命精神。分别从“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四个维度,通过生动画面与文字阐释,展现井冈山时期共产党人坚定信念、探索创新、艰苦奋斗、依靠群众的伟大实践,传承红色基因,彰显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
06
(作品由ai参与创作)
杨思雨 谢佳怡
24级美术学2班 油画一工
作品创作思路介绍:
本作品以“江西红色文化建筑”为核心主题,以展现江西在革命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和伟大精神为核心,让大家深刻了解到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
从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第一枪,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再到瑞金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本作品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地点串联起江西红色脉络。
以四季为背景,映射出革命的漫长,同时也表明无论时光如何飞驰,我们也不能忘记先辈们为理想信念不畏牺牲,在困境中开辟道路的精神,所以,我们在中间添加了晴空万里,显现出四季轮回,也将光芒万丈,在感受历史深厚的同时,激发我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07
(作品由ai参与创作)
董羽佳
23级油画一工
作品创作思路介绍:
本海报以“新中式”美学诠释抗战胜利的伟大精神。画面核心塑造了一座巍峨的英雄群像丰碑,通过红金配色与描边效果,凸显先烈的崇高与不朽。背景融壮丽山河与破晓曙光为一体,烽火云层中透出的金色光芒,象征希望驱散黑暗、荣耀照耀未来。飘扬的红绸与旗帜赋予画面动感与力量。整体构图宏伟肃穆,以现代设计语言致敬历史,传递铭记英雄、珍视和平、共创未来的核心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