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企”示录⑩| 机器人“显眼包” AI秒翻译 中国移动把“数字未来”搬进东博会
2025-09-21 02:32:00  广西新闻网   [查看原文]

新闻眼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首设人工智能专馆。其中,人工智能主题展以“携手智能时代,共建数字丝路”为主题,全面展示广西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发展优势、前沿技术、创新应用以及中国—东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成果。企业被视为AI浪潮的“操盘手”,它们带来了哪些硬核技术和落地场景?广西云-广西日报推出《AI“企”示录》系列报道,走进人工智能主题展里的企业展位,记录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生动足迹。

9月17日至21日,第22届中国 - 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中国移动广西公司以“山海无界・数达东盟”为核心主题亮相,通过前沿技术展演、关键基础设施成果展示、行业数智解决方案呈现等丰富多元的形式,全方位释放“AI +”与数字技术的赋能价值,为这场盛会增添了浓厚的“数智”色彩。

展区中央,灵活的人形机器人成为现场焦点。梁菁惠 摄

展区中央,灵活的人形机器人成为现场焦点,吸引大量观众驻足互动。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这些机器人依托中国移动‘连接+算力’核心能力,以云-网-端协同架构为支撑,实现了复杂动作的流畅编排与智能响应,是算网融合战略的生动实践。”

在“九天智联・无界共荣”展区,AI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与打榜大模型协同亮相。六大行业模型成果尤为突出:九天川流出行大模型实现多模态输出,将新能源分析从“月级”提速至“秒级”;营销服务大模型覆盖超30类场景,赋能企业营销变革;智慧水运大模型于平陆运河试运行中助力船舶排队时间缩短20%;有色金属大模型实现全链路自动化开发。同时,南宁数智洞察大屏实时呈现城市客流与交通动态,为城市治理装上“智慧大脑”。

南宁数智洞察中心展示。梁菁惠 摄

此外,南宁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展示也同样引人注目。据介绍,该枢纽是广西首个兼具国际数据专线与互联网业务能力的通信节点,建成后大幅优化中国中西部地区至东盟的路由路径——从南宁直达较绕行广州缩短超1800公里,通信时延显著降低。结合海陆缆互为备份的架构,全面提升了跨境通信稳定性,真正构筑起中国—东盟之间的“数字高速公路”。

据悉,中国移动国际公司在海外布局超90条海陆缆系统、310 多个海外 POP 点及 5 个自建核心数据中心,形成超 150T 国际传输带宽能力,为中国 - 东盟跨境数据流通与数字合作筑牢 “数字神经网络”。

互动体验展区人气火爆。AI智能眼镜支持40种语言、90种口音实时互译,离线可译8种语言,流畅的中泰对话演示获嘉宾连连称赞;AI智能鼠标集成语音控制、多语翻译与PPT自动生成功能,显著提升办公效率;云电脑与智云一体机实现多终端无缝协同,云平板更具备“一键变电脑+SIM通话”的一机三用能力,全面赋能智慧办公场景。现场,中国移动AI快译多语言大模型为展区提供高效精准的跨语言处理支持,成为国际交流的“沟通之桥”。

观众体验AI智能眼镜。梁菁惠 摄

本次东博会,中国移动广西公司不仅系统呈现了在5G-A、算力网络、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领先成果,更体现了其作为主导运营商,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广西打造面向东盟的数字经济桥头堡的坚定决心。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AI+”技术融合,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与资本链协同共进,为中国—东盟数字合作持续贡献力量。

本栏目中的所有页面均系自动生成,自动分类排列,采用联索网络信息采集、网页信息提取、语义计算等智能搜索技术。内容源于公开的媒体报道,包括但不限于新闻网站、电子报刊、行业门户、客户网站等。使用本栏目前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