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江西升华新材料有限公司,只见首条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线已投入生产。“新产线全新应用AI,智能化率达87%,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9.8%,生产效率提升30%。”该公司负责人说。
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是制造业发展的战略路径和必然选择。近年来,宜春市积极融入数字经济发展浪潮,深入推进锂电新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在锂电新能源产业大力推广人工智能AI应用,提升生产智能化、智慧化水平。
宜春国轩电池有限公司精心布局AI应用,投入3000万元开展数字化改造,目前已基本实现全自动化生产。AI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单条生产线人工减少8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产品一次性合格率提升至99.5%。
宜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全市95%的规模以上锂电新能源企业完成了入企诊断,有六成企业启动了数字化改造,目前有35%的企业完成了数字化改造。
为推动链上企业协同转型,宜春市推进锂电新能源产业数字化平台建设,建成智慧含锂矿山平台、5G+锂资源管理大数据中心、锂产业指挥调度平台等3个产业综合服务平台,以及睿达新能源“动力电池溯源与租赁系统平台”等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获评2024年省级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2个。
AI应用前景广阔,宜春市加快锂电新能源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全省首个锂电行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公开遴选市级咨询服务商27家、实施服务商42家,推出“小快轻准”数字化解决方案和产品106个,为江西国轩、宜春时代矿业、宜春天赐、永兴特钢等企业打造了一系列生产、管理平台,打通了系统间数据通道,实现从销售订单-生产计划-物料流转-产品交付的全链条可视化资源管理,AI应用水平大幅提高。
当锂电遇上AI,宜春锂电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美的集团科陆储能建成国内首个锂电储能5G数字化工厂;睿达新能源推进生产线虚拟仿真与实时管理,关键金属锂回收率通过AI智能算法由85%提升至96.8%。在龙头企业引领下,“链”上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AI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多元,发展动力更为强劲。
周维 喻博闻 本报全媒体记者 邹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