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于鑫
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的飞机维修赛场,一架架等比例缩小的国产C909飞机模型成了“明星”。参赛选手穿梭其间,时而攀爬检查,时而拆装部件,现场宛如真实机坪作业,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拍照。
“这次比赛一共有28支队伍参赛。”赛事解说员石亚晨告诉记者,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首次在赛场内放置国产大飞机模型,帮助选手更好进入“实战状态”。在她看来,维修技能的比拼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更要在真实氛围中考验临场反应,“就像飞行员要模拟舱一样,维修人员也需要沉浸式体验。”
郑州捷安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航空产品线总经理祁志红表示,本次赛场内放置的飞机模型参照国产民机C909进行设计,还原了飞机主要结构及系统核心功能。平台共分为机头、中段机身、机尾3个舱段,并体现了驾驶舱、电子设备舱、燃油舱、轮舱、机翼、发动机、尾翼等重要结构。涵盖通信、燃油、液压、传动、动力装置等飞机必备的功能系统。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本次大赛引入了人工智能评分。祁志红表示,AI通过图像识别,可以捕捉到人工裁判难以察觉的细节,实时显示在大屏幕上,让评分更加客观、公正。他说:“这是今年首次采用的创新举措,AI评分会成为国际通用标准。”
现场比赛氛围紧张而热烈,每一个操作都如同在保障一架真实飞机的安全。选手们手持工具,动作干净利落,现场一位市民感叹:“看着这些年轻人,就觉得以后坐飞机更安心了。”
恰逢国庆长假临近,全国各大机场客流量将再创新高。飞机维修师们的工作虽鲜少为人所见,却与每一次顺畅的假日出行紧密相连。无论是起飞前的例行检查,还是航班间隙的快速保障,都离不开他们过硬的技能与高度的责任感。
一架国产大飞机模型,一块实时AI大屏,让技能大赛赛场科技感满满。而在赛场背后,更是一代青年技能人才的成长与担当。他们的拼搏,不仅是为了一次比赛的荣誉,更是为了守护千家万户的平安旅程。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温中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