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何宝宏: 金融科技重塑金融行业“三大链”
2018-01-24 11:21:00     [查看原文]

原标题:中国信通院何宝宏: 金融科技重塑金融行业“三大链”

“金融科技正在重塑金融行业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在日前召开的“2018中国金融科技产业峰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何宝宏抛出了这一观点。他指出,金融科技的发展已经走过了金融电子化的第一阶段以及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第二阶段,目前正在迈入大规模场景下的自动化和精细化运营的第三阶段。与此同时,金融服务模式也从售卖金融IT软硬件服务的第一阶段,基于云的整套业务解决方案的第二阶段,进入到以金融科技为依托,提供跨界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第三阶段,这与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目标是一致的。

何宝宏指出,从“新金融”和“新技术”两个不同角度,可将金融科技企业分为两大主要类型:科技金融类和金融科技类。

金融科技大潮来袭

当前,中国高度重视金融科技应用对于强化金融监管能力和促进金融转型发展的双重作用。2017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中国金融业信息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金融信息技术工作的发展目标包括金融信息基础设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信息技术持续驱动金融创新等。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专门提出了“智能金融”的发展要求,指出要建立金融大数据系统,提升金融多媒体数据处理与理解能力;创新智能金融产品和服务,发展金融新业态;鼓励金融行业应用智能客服、智能监控等技术和装备;建立金融风险智能预警与防控系统。

金融科技不仅提升了金融业的效率,同时也有利于用户得到更加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服务体验。何宝宏认为,金融科技能够帮助金融企业更好地分析和利用现有数据,更快捷地对用户需求做出反应,更深入和低成本地挖掘用户需求,提供场景化、生活化驱动的产品服务,扩大产品和服务范围,拓宽客户基础。

金融科技带来新机遇

金融科技应用让普惠金融、小微金融和智能金融等成为金融业转型发展的重点方向和结构性机遇。何宝宏说,在普惠金融方面,金融科技所带来的金融创新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扩大覆盖面,为更广大的用户提供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服务体验;在小微金融方面,金融科技能够解决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场景服务不足和风控难等问题,为小微企业提供特色化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在智能金融方面,以智能客服、智能营销、智能投顾等为代表的智慧金融场景应用,能够使金融行业在业务流程、业务开拓和客户服务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智慧提升,实现金融产品、风控、获客、服务等全流程的智慧化。

金融科技生态初步形成

“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促使金融行业的对外服务模式和对内管理模式都在发生深刻变革。”何宝宏表示,金融科技已经全面覆盖客服、风控、营销、投顾和授信等各大金融业务核心流程,衍生出互联网银行、直销银行、互联网保险、互联网证券、消费金融、小额信贷、网上征信、第三方支付等一系列新兴金融业务领域,金融科技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根据中国金融科技产业主体的发展特点,从“新金融”和“新技术”两个不同角度,可将金融科技企业分为两大主要类型:科技金融类和金融科技类。科技金融类主要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变革金融业务模式,提供创新型的金融服务,其金融属性更强。金融科技类主要是为金融机构在客服、风控、营销、投顾和征信等服务领域,提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支撑服务,其技术属性更强。

金融监管面临新挑战

金融科技在带来一系列金融服务创新模式的同时,也对金融行业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何宝宏认为,金融科技给金融监管带来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金融科技具有跨市场跨行业特性,而且带来金融服务市场主体的不断多元化,传统的以“栅栏方式简单隔离商业银行和网络借贷之间的风险传播途径”,面临巨大挑战;二是由于金融科技具有去中心化的发展趋势,金融风险也呈现分散化和蜂窝式分布,目前采取的对现有金融机构自上而下的监管路径,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三是金融科技的发展使金融交易规模和交易频度呈几何级数增长,金融监管面临的数据规模性、业务复杂性、风险多样性持续上升,面对日益纷繁复杂的金融交易行为,金融监管能力面临巨大挑战。“技术的问题需要用技术手段去应对,未来需要加大金融监管技术和模式的创新”何宝宏强调道。

本栏目中的所有页面均系自动生成,自动分类排列,采用联索网络信息采集、网页信息提取、语义计算等智能搜索技术。内容源于公开的媒体报道,包括但不限于新闻网站、电子报刊、行业门户、客户网站等。使用本栏目前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