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独家|携程反思2017)
文/网易科技 王先
现市值超过240亿美元的携程刚刚度过了它在舆论角度的“不利流年”。或者说喜忧参半。
一边是继2015年合并去哪儿网之后,牢牢占据着国内在线旅游排名第一的市场份额、净利润出现大幅上升、促成同程艺龙合并、领投途家E轮等积极的资本运作。
一边是被负面消息缠身,又面临着阿里旗下飞猪、美团旗下美团旅行等虎视眈眈,高调叫阵。2018年初始,携程便开始在影视娱乐方面寻求突破。
网易科技获悉了携程内部的一些反思,他们是怎么想的?
一场反思会
2017年10月演员韩雪控诉携程捆绑销售一波未平,紧接着携程在11月又被牵扯进“亲子园事件”,虽然在“亲子园”一事中,携程可以说同是被害者角色之一,但因着社会事件性质、自身监管纰漏,仍再次被搅进了舆论漩涡。
近日有携程内部员工告诉网易科技,就在“亲子园”事件两周后,11月中旬,携程董事会主席梁建章和CEO孙洁在上海总部召集了公司内部总监及以上职位的高层开了一场“内部反思会”,大概在100人左右,同时向位于北京等地的场外员工直播现场实况。
“这完全不像携程之前的风格。”该员工感慨。
高层们在讨论过去一段时间公司负面事件的集中爆发,是偶然的叠加,还是有可能与此前累积的问题相关。
在当天内部反思会上,梁建章和孙洁请高管们畅所欲言这些年自己在公司所看到的问题。过了不久,底下有人陆续举手发问,“问得非常不留情面”,比如这些年携程是否过于激进、是否有急功近利、是否“唯上”等等。
据了解,从2016年开始,携程稳定了国内在线旅游市场后,开始加速国际化进程。为了让员工能够更好地跟上国际化,携程在内部一度大力推广英语学习,鼓励员工用英文来进行演讲、写邮件、做PPT,甚至要求部分员工考“托业”资格证。此外,公司针对员工进一步学习设置了一个40小时的CtripUniversity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员工可以进一步修Ctrip MBA Program(CMBA)以及更进一步的Eagle Program,而其中部分课程甚至涉及微积分。
“梁建章聪明说学就学,但我们不行啊”,有员工抱怨道,这被其看作携程在最近一年多时间里“激进”动作之一。
相比携程之前的考核风格,“学习微积分”似乎确实显得更激进。
据网易科技了解到的信息,为了促进携程的发展,梁建章从2013年起,曾着手在携程内部推行末位淘汰制,绩效考核采取5分制,员工根据考核被分为A、B、C、D四个等级,对应的分数分别是4.2+、3.2+、2.8+、2.8-。其中5%的人能拿到A,60%的人拿B,30%的人拿C,5%的人拿D。对应的年终奖分别为2个月、1.5个月、1个月和0个月。晋升方式却比较传统,多经提名后评估的流程进行。其中被打D类的员工,如果在一个季度之后,业绩仍然没有改善则被淘汰。
由于考核氛围较为紧张,为了减少员工在家庭方面的负担及顾虑,携程在2015年年底,专门在公司总部所在的上海凌空SOHO8号楼及12号楼之间辟出800平方场地设立了“携程亲子园”,以便解决1岁半到3岁半员工子女的看护问题。
在国内,大公司专门设立员工子女托管的设施服务实际上非常罕见,本来是一件充满人文关怀的好事情。不想两年后为其带来巨大麻烦。
至于“急功近利”,有高管在反思会现场把交通票务等“捆绑销售”与其联系在一起。
实际上,代理销售机票等产品,添加接送机、酒店优惠券、保险等“捆绑销售”情况,几乎已经是国内在线旅游行业里约定俗成的销售方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在线旅游平台的机票代理业务实行的是“前返(按票面价格一定比例的手续代理费)+后返(销售返点)”佣金模式,一般一张1000元面值的机票,代理方可收50元左右的佣金。
2015年国资委出台“提直降代”(提升航空公司机票直销比例,降低代理分销比例)方案后,在线旅游平台机票业务佣金被迅速压低。南方航空公司、厦门航空公司在2015年即宣布代理费降至0,之后中国航空公司、东方航空公司等也取消了代理费。
2016年中国民航局出台机票代理费新政:此前按机票价格比例设置的代理费改作每张机票定额佣金。同时规定代理商不得收取机票价格之外任何服务费用。
这样一来,包括携程在内的所有带机票代理业务的OTA平台,收入将被直接影响。
但美团对此给到网易科技的充满官方口吻的回复是:“基本没有影响。美团旅行与航空公司的直销并不是直接竞争关系,美团旅行已经陆续与中国国航、四川航空、天津航空、深圳航空、厦门航空、春秋航空、华夏航空等近20家国内航司和新加坡酷航等境外航司达成战略合作,在美团旅行开设官方旗舰店,消费者可以在美团旅行享受到和航司官网同步的最优价格和折扣以及退改签服务。”
“携程看上去好像是垄断了国内在线旅游市场,实际上它最多只是个入口垄断,资源方面完全是弱势。”有业内相关人士对网易科技这样评价。
“现在携程平台代销一张机票,只有固定的5元佣金。”该受访者告诉网易科技。这一政策出台后,许多小型代理商直接倒闭,即便还存活,机票业务也更多只是导流和提高用户粘度的作用,但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利润价值。而携程之所以能够还坚持机票业务甚至有盈利,全在体量大。
当然也包括在“捆绑销售”上做的文章。
不过在当天反思会现场,仍有高管提出,携程在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在线旅游平台后,仍然采用这种隐性捆绑销售的方式,是否仍有些过于短视、“太急功近利”的成份在。
还有便是“唯上”,虽然这听起来有些离谱,因为提出这一问题高层的出发点源于携程此前内部邮件设置上,对于高管人员有“加V”标注,这无疑强化了层级角色。而对于更多互联网公司来说,强调自己扁平化管理还唯恐不及。
“这有点及像传统企业风格了”,有员工称。
但也有业内人士对网易科技表示自己很理解携程的这种设计:“ 携程骨子里还是传统公司,有些客观的条件让它不得不传统,比如目前携程有3万员工,一半以上是客服,这在中国互联网公司里,似乎也只有京东是类似的职能比例,况且京东的线下人员还在相当部分是在物流。”
据说当天现场每有人提一个问题,梁建章和孙洁便马上安排相关人员处理;据内部员工透露,目前邮件加V化问题已经解决。
对去哪儿的整合
2017年3月,去哪儿接受私有化要约,以44.4亿美元从纳斯达克正式退市,携程随后对去哪儿进行了长达一年的人事大调整。
这也被业内看作携程将全面整合去哪儿的大幕正式拉开。
可以先从两家公司合并后的财报说起。
2015年10月与去哪儿网合并之后,携程2016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虽然该季度合并财报中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0%,但净亏损却也高达16亿元。此后,随着该年第三季度去哪儿网扭亏为盈,携程也重新盈利(24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两家合并后首季财报出现巨大净亏损,其中一大原因是去哪儿网在2016第一季度提出了十几亿股权激励成本。根据去哪儿创始人庄辰超在2015年末内部信中称,合并后的去哪儿员工持有去哪儿股份及未来期权以1:0.725转换携程股份,同时将一次性发放一笔员工激励计划,绝大多数员工将按照统一比例增发一笔期权。
“ 庄辰超对去哪儿的老员工非常慷慨”,某前去哪儿员工对网易科技如此评价。这也使他大获人心。
去哪儿与携程合并后随即淡出的庄辰超,于2017年初宣布再创业,创办“便利蜂”,选择的是这一年资本新风口新零售方向,据此前36氪报道,便利蜂正处在大举招聘阶段,从一线BD、BD经理到城市经理、区域经理、大区经理,来自去哪儿网的员工达到八成左右。
同时传出参与搭建便利蜂销售体系的正是曾任去哪儿网总裁的张强,但随后张强出面对媒体澄清,表示自己并无此事,并透露自己正将全部精力放在由携程战略投资的项目“旅悦旅游”上。
据说因为这一传言,张强曾专门给孙洁打电话解释自己并未有离开携程的打算,该事并未经网易科技核实。
实际上,携程最近一季(2017年第三季度)公布的财报很“好看”。
这一季度里,携程净营收为79亿元人民币(约合12亿美元),同比增长42%,环比增长23%;净利润为12亿元人民币(约合1.85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2400万元,增幅高达50倍左右。
携程的解释是,这除了得益于加速国际化之外,也与加速向二三线市场渗透效果初见成效有关。
2017年携程与去哪儿实际仍在尝试着做进一步协同分工,前提仍是携程主要面向一二线市场,去哪儿则加速了向二三线以及更地方的线下布局。3月15日,去哪儿网宣布,在四川、陕西、河南、安徽、山东、江苏等17个省市开实体门店,并预计年末实体店数量超过1500个,“要在全国百个三四线城市闹市区、地铁站旁500米内都有门店可寻”,去哪儿方面透露。
携程也一直在寻找与去哪儿的进一步差异化定位,12月,去哪儿网宣布联合多家酒店集团构建新生态圈,并和这些酒店打通会员制积分。这可以看作去哪儿在机票业务之外,对更可能成为“现金牛”的酒店业务上的进一步探索。
除此之外更明显的是,2017年携程对去哪儿管理层加快了整合与渗透。
2017年3月,去哪儿接受私有化要约,以44.4亿美元从纳斯达克正式退市,携程随后对去哪儿进行了长达一年的人事大调整。
与携程合并后,去哪儿创始人庄辰超在2016年初离开,由原去哪儿网执行副总裁谌振宇接任去哪儿CEO。2017年12月6日,去哪儿宣布任命原携程高级副总裁陈刚为公司CEO,谌振宇则转任去哪儿董事长,几乎等于淡出公司的实际管理。
陈刚接棒去哪儿CEO之后,随即发邮件通知内部,携程原首席营销官(CMO)孙波加入去哪儿并担任CMO,同时继续担任携程CMO,主要工作包括进一步探索适合去哪儿的商业模式等等。
这也被外界部分人士视为两家公司合并两年后,携程终于动手全面接管去哪儿的信号。
“去哪儿仍是一家独立运营的公司,携程是去哪儿的股东方之一。就携程来说,未来,携程将继续关注全球化、创新及在二三线城市的业务布局,并将更专注进一步提升服务。”携程方面给到网易科技这样一份“官方答复”。
人事变更也是诸多合并后的公司在“维稳”一段时间后,终究要面对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实际上,国内几家具有代表性的在线旅游公司的业务虽然各有侧重,但看上去又非常同质化,比如往往都有机票、酒店等服务。2017年之后的去哪儿,究竟最终会变成携程在某一方向着力的子业务线、分销渠道,还是像土豆并入优酷后沓无声息渐渐沉没,也并不好说。
和去哪儿同样面临“去哪儿”问题的,还有携程投资的两家公司。
同程与艺龙的合并
这要算得上是携程2017的“年终大戏”。
2017年最后一个工作日,经过此前几番“辟谣”后,从同程拆分出来的同程网络宣布与艺龙正式合并,新公司名为“同程艺龙”。携程创始人兼执行董事局主席梁建章与同程联合创始人吴志祥担任新公司联席董事长;同程网络总裁马和平及艺龙旅行网CEO江浩,担任新公司联席CEO。
但联席CEO往往只是两家公司初步合并时的权宜之计,终究要有一家占主导。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由于都存在与携程之间的被投关系,所以对携程来说很重要。资料显示,携程是艺龙的第一大股东和同程的第二大股东,对两家公司有举足轻重的控制和影响,一旦两家公司在合并后整合业务上市,将为携程带来进一步更高的投资回报。
投资回报之外,或许两家的合并对携程自己未来业务线的布局也带来了更多便捷。比如正像此前携程收购艺龙之后,实际上已将艺龙整合为自己的酒店在线分销渠道之一,而同程同样有着与前两家同质化的机票酒店产品,或许也不可避免重走艺龙老路。两家的合并,为携程的统一规化带来更多协调可能。
据此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携程可能是本次同程与艺龙合并的重要推手,意在进一步拉开与行业第四、五名之间的差距。“现在中国互联网领域两家合并,基本都是背后资本爸爸说了算。”有业内人士向网易科技确认携程在该次合并案中的主导作用并这样调侃。
对于携程来说,除了未来促成新公司上市带来资本层面回报外,搓合这一场合并更重要的作用,包括应对阿里旗下飞猪与美团旗下美团旅行这两个有巨头支持的平台威胁。
兵临城下
如果说飞猪的定位是与携程做直接竞争,那么美团旅行可以说在暗度陈仓般地成为携程竞争对手。
2017年10月,美团点评宣布获得由腾讯领投的40亿美元融资,在“明星投资团”里面,赫然出现The Priceline Group——美国最大在线旅游网站——的名字。
The Priceline Group的另一个身份是携程大股东之一。所以此次投资,对其来说相当有“投赛道”的意味。
实际在2017年之前,酒旅业务已经是美团点评三大事业群之一,但在2017年4月,美团点评又正式将“美团旅行”的品牌单独辟出,可见对这一业务的重视程度,并表示希望从“母体”吸引新用户——比如将那些早已习惯用美团叫外卖、在大众点评查看用户评价的忠实用户导流到美团旅行,逻辑是高势能到低势能、高频往低频走更容易一些,要做的只是品类迁徙和场景迁徙的区别。
2017年6月,在美团点评高星业务发展一周年的时间点,曾在小范围内聚集几家科技媒体进行了一次内部分享。当天住宿事业部总经理郭庆在会议室透露称,美团点评目前的住宿业务已经盈利,在千万级别。
联想到美团外卖业务至今尚未盈利,可见酒店业务的市场空间,离钱更近。
同时郭庆还透露,美团点评高星业务和非高星业务当时的比例大致是1:9;两者之间利润比例看高星会更高一些,两到三倍。
“美团点评上的高星酒店单店日转化率能达到37%,3个月内高星客户复购率达36%,3个月内高星新客复购率达30%,流量和用户呈现出高质量。美团点评还根据用户对住宿、餐饮、娱乐、门票等不同需求,与部分高端品牌建立了多品类的合作,不断为酒店带来新客源。”郭庆认为高星酒店业务会是国内在线住宿市场一个新的增长点。
而高星酒店业务此前曾是携程的长项之一。
“所谓高星业务也要看怎么设置标准。美团上标价一两百的酒店往往就算高星,但携程的高星标准要比这高许多,不一样。”有业内人士这样分析两家的对比,并补充称,“美团最近一年不断放出与巨头争锋相对的新业务,但总觉得可能最后的宣传作用大于实质。大家的一些业务增加,其实都只是为了给资本打气的。”
至于到底务虚还是务实,最终仍将由市场说了算。所谓企业的表象选择,只是利益的最大公约数而已。
且看携程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