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媒体舆情传播特点
2018-01-19 10:01:00     [查看原文]

摘 要:基于移动互联网具有社交属性的微媒体传播平台,具有全新的舆情传播特点,本文从关系传播、显性与隐性传播、节点传播、标签化传播、情绪化传播五个方面进行阐述,便于我们认清微媒体舆情传播特点,把握其传播规律。

关键词:微媒体;舆情;传播特点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12-0013-02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手机上网成为日常生活中人们最主要的上网方式,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手机获得和发布信息。得益于手机网民的发展壮大,基于手机终端的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微媒体也得以快速发展,并成为多数突发事件和公众议题的舆情生成演化的关键性传播力量。

本文所称的微媒体是指以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为代表的基于移动互联网具有社交属性的信息传播平台。 微媒体的兴盛和发展,一方面得益于媒介技术的创新发展,另一方面低门槛的使用要求,碎片化时间的利用,使得人人可以上网。每个微媒体的使用者,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可以编写文字,录制语音,拍摄图片或视频,第一时间发布,第一时间收获转发和评论,如果发布或转发的内容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会迅速引发公众关注,形成网络舆情。微媒体内容信息量大,即时传播,对舆论场具有极大的冲击力。相对于WEB1.0时代的信息传播,微媒体传播平台舆情信息有以下传播特点。

一、关系传播

在传统媒体时代和互联网1.0 时代,传播主要是内容的传播,到了以社交关系为纽带的微媒体时代,传播除了内容,还有关系。人是社会的动物,人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当中,这种现实中社会关系借助于微媒体平台在网络世界得以复制,并影响着传播行为,从而影响舆情的生成与发酵。“正是人的连接使社会化媒体兴盛的局面日渐明晰,其中的‘关系网络’是较为独特的状态与现象,互联网从过去承载内容的页面演变成连接关系的个体,互联网的重心从内容向人迁移回归”[1]。以微信为例,在微信这个平台上,朋友圈、微信群都是基于现实中的真实社会关系而建立,微信中的朋友多是熟人关系,人们通过分享内容和他人产生连接,内容并不单纯是供人吸收的知识,更是让人们建立关系的渠道,分享内容就是在表达某种身份或是自我认同。

与微信不同,在微博中关系的建立,依赖于关注与被关注,相对于微信中熟人关系,微博是一种松散的陌生人关系,关注者是基于被关注人的某种认同与吸引建立联系,可能是内容的精彩、观点的独特、价值观的认同等。关系虽松散,但在能激发共同社会情绪的事件中,以情感为纽带,进行社会动员能力,迅速地聚集群体,通过积极的转发和评论参与到事件中,形成强大的社会舆情。微媒体中关系传播,传播者基于所处的不同社会关系网,以情感进行联结,进行信息生产和交换。居于社会不同阶层的传播者,会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附着上不同的价值判断、情感代入和角色扮演,信息会被多角度加工及扩散,呈现出复杂多元的舆情局面[2]。

二、显性与隐匿传播并存

微博和微信是微媒体的代表,微博的传播是显性的,微信的传播是隐匿的圈层传播。微博是一个开放的信息传播平台,任何人发布的信息都可以被搜索到,关注与被关注是形成微博传播网络的主要方式,一个人关注了哪些人,被哪些人所关注,在关注与被关注的人中哪些是自己共同的好友,都是可见的,信息传播的节点是可见的,信息传播的路径也是可监测的。开放性的特点,决定了微博中形成的舆情是显性的,人们已形成了习惯,每有大事发生,首选微博获取追踪最新信息。

本栏目中的所有页面均系自动生成,自动分类排列,采用联索网络信息采集、网页信息提取、语义计算等智能搜索技术。内容源于公开的媒体报道,包括但不限于新闻网站、电子报刊、行业门户、客户网站等。使用本栏目前必读